引語:本文是@本子 在2012年的一篇文章,回顧自己四年的日內交易投資歷程,他締結了一個全新的投資理念:不做沒有實體交易的投資,不做沒有時間價值的投資,不做沒有信仰的投資。
提醒:本文所提及的投資品和投資渠道不構成推薦建議,而且其中很多投資品種和渠道都是高風險的,希望謹慎而為。
正文
大多數人都在尋找財富的保值增值路徑,期望能夠在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度里獲得資本紅利。相較于90年代以前,中國的金融市場在近幾年得到了前所未見的發展。人們對它的本質功能也有一定程度的認識,但始終擺脫不了中國當前以散戶為金融市場參與主體的濃烈投機氣氛。
很多個體都私下地認為,自己是在用其勞動報酬去投資某一金融產品,并非像以上所稱述的那般具有十足投機成分。此處不想要通過具體數據實證來揭露你虛偽的謊言,但可以明確告訴你,在任何的金融市場中,如果國家能夠強有力的干預甚至控制市場動向,那里也就不可能存在忠誠的投資者。
曾經以為我所做的任何投資決策都建立在自己是一個投資者的信念基礎上,不相信任何外部因素能夠左右我的價值判斷;但以后一系列的金融產品投資實踐,都背棄了此等高雅的極富理想主義氣息的規則。
你可以說,你做的是絕對的Investment(投資)而非Speculation(投機),并且你能夠在市場中如魚得水。這亦絲毫不影響將要整理的主題——投機心路,我只是想給自己的投資之路(下文中都用投資一詞)做一個簡要的耦合,而不想給任何觀點以任何結論性斷言和價值引導。
-
一、國內金融產品
-
證券交易所金融產品
于2009年11月30日,憑借著對探索資本市場的極度熱情,聽著周圍都在談論楊百萬、管金生、牟其中、仰融、唐萬新等資本市場中的風云人物,遂決定前往海通證券營業部開設一個全新的獨屬于我的股票賬戶(當時作為四大資產管理公司旗下的信達證券營業部開設賬戶需要90元,而海通證券營業部卻免去所有開戶費用)。
恰在2009年10月23日,證監會已經批準深圳證券交易所建立創業板市場,并且首批28家公司將于同月的30日登陸創業板市場。理所當然,通過所謂的風險評估后(結果顯示為風險中性者),簽訂風險揭示書之類的協議,開通了包括創業板在內的主板、中小板、交易所國債、FOF、ETF、LOF、共同基金、權證等所有的交易所內投資產品。之后做過數次交易,便塵封至2012年6月13日注銷股票賬戶為止。這些都是國內群體較易接觸的和能夠理解的投資品種,也就不再注入更多筆墨詳敘。
-
銀行柜臺金融產品
如果說,居民的儲蓄存款是國人最為普遍的投資方式,我想不會有很多反對的聲音。從國內的居民儲蓄率程度(達到50%)就能夠推斷出中國當前的系列社會問題,如社會保障覆蓋范圍低、保障程度小;又如,國內的金融產品品種過少,居民的金融意識淡薄等。
不過自從中國通過長達10年的入世談判于2001年12月11日最終成為WTO的成員國,國內的銀行為在6年緩沖期中完成股份制改造以抗衡外資銀行的激烈競爭,于是引進了很多境外的著名戰略投資者。在他們的協助下國內銀行架設了運行良好的公司治理框架,而外資銀行集體進入中國金融市場的外部壓力直接成為了國內商業銀行開發更多種類的金融產品的催發劑。
熟悉的陽光信托、金融租賃、信用證、遠期利率、遠期匯率、互換協議、抵押貸款、質押貸款、同業拆借、債券回購及逆回購、票據貼現等等,都在不斷地被推到幕前為居民及企業生活生產服務。
不是所有的金融創新都能夠為我等市場個體所用,尤其是有投資需求的個體更是如此。我們常常接觸到的銀行柜臺金融產品,如記賬式國債(憑證式國債現在很少出現,畢竟都是電子化時代了)、共同基金…。
我很少通過銀行去做上面提及的銀行金融產品,很大部分都能夠低成本地通過股票賬戶進行,不過,有一種銀行產品在國際經濟形勢糟糕,經濟前景不明確的時候尤其受到市場歡迎。它就是貴金屬延期交易,民生銀行、興業銀行、深圳發展銀行作為上海黃金交易所 的綜合會員首先嘗試網上交易,于2010年10月份前往合肥民生銀行營業部辦理此業務。
交易品種:黃金延期Au(T+D)、黃金單月延期Au(T+N1)、黃金雙月延期Au(T+N2)、白銀延期Ag(T+D)。
我嘗試了性價比較高的白銀延期,當時一手的保證金僅為420多元,后來因為民生銀行在周末的強制平倉觸發機制使得所有的交易者都遭受巨額損失(此事件成為當年金融機構最大的丑聞),而自己也是其中的一個。
-
場外交易產品(期貨交易所在范圍之外)
除此之外不得不提的是,也在這個學期投資了國內較為火爆的大宗農產品現貨交易(這些大宗農產品不像小麥、大豆、玉米、棉花由于具備期貨商品交易資格而成為標準化合約產品)。各個區域都有自己的農產品現貨交易中心,里面交易的都是當地生產的大宗農產品,可想而知,不規范性自是大量存在。
鑒于此等情形,選擇了上海大宗農產品市場,中遠期交易品種僅僅有四種:羅漢果、普洱茶、薄荷腦、菜籽粕。此類電子化交易平臺主要為真正的市場供需雙方提供撮合系統,因此我等非法人性質的散戶不具備參加交易的資格。市場的智慧在于能夠滿足任何市場主體的合理需求,這直接滋生了上海大宗農產品市場的法人會員以收取手續費為目的給予其他散戶群體本公司頭銜的交易資格。
找了許久,終于在其會員企業中鎖定了寧波一個企業(有很多的企業,不過服務差異的確很大)。這類交易中心遍及中華大地,各個行業都有很多交易中心,但是相對于期貨交易所中的嚴格規則,其規范性、市場規模、監管主體會阻礙其進一步發展。如果你覺得石油值得投資,可以考慮上海石油交易所中的燃料油、甲醇合約產品。
-
二、國外金融產品
-
外匯
外匯,在國內市場經常被扭曲誤解,很多同學都說:那是外盤,被國家外匯管理局發現了會受到嚴懲,意即非法性是的交易產品。其實,在專業性的外匯經辦銀行(中國銀行更多地被指派為外匯經辦行角色,現在其他商行也絲毫不落后于中行),其內部也有很多的外匯產品,如遠期外匯、外匯期權、實盤外匯等。
與境外的外匯經紀商提供的外匯交易產品不同的是,國內銀行提供的實盤外匯買賣,而境外的是保證金形式的外匯買賣。在CFTC沒有規定新的保證金交易比例之前,很多外匯經紀商為擴展其外匯零售業務就提供高達500:1的杠桿,增加了很多市場風險。在廣州、深圳南方發達城市,其資本管制較松,很多專業性投資公司專注于吸收客戶資金讓其通過它們提供的交易平臺進行外匯買賣。
筆者于2010年9月份通過各種方式成為了俄羅斯Masterforex公司客戶,它接受國際信用卡(Visa、Mastercard、Discover)和電子銀行(Webmoney、Perfectmoney)注資和取款。沒有國際信用卡,只好使用Webmoney(其注冊地在烏克蘭),幾次使用下來發現其功能語言——俄語成為再續使用的最大障礙。
況且它所宣稱的俄羅斯聯邦金融監管委員會的能力也讓人懷疑,實踐中多次遇到滑點、斷網等非技術性原因的問題,遂舍棄此外匯賬戶。后又尋到了福瑞斯(Forexclub)外匯經紀商,其提供固定金額的手續費和點差手續費兩種收費模式,其平臺也是公司在MT4基礎上開發的,穩定性有了保障。
-
現貨黃金
現貨黃金交易是利用資金杠桿原理進行的一種合約式買賣。根據國際黃金保證金合約的交易標準,利用一盎司的價格購買一百盎司的黃金的交易權。利用這100盎司的黃金的交易權進行買漲賣跌,賺取中間的差額利潤。并且如果補充足差價可以提取實物黃金,最低100盎司。
香港是世界五大黃金交易市場之一,是其中同時擁有實金交易、無形市場(香港倫敦金)和期貨市場的唯一地區。靠近內陸的地緣優勢,使得很多香港注冊地的黃金經紀公司通過與內地某些皮包投資公司以合作形式挖掘內地客戶投資香港倫敦金市場(在廣州有太多的此類皮包公司,完全靠所謂的電話營銷方式拉客戶)。
香港金銀業貿易場所作為監管機構,將會員分為四個級別,依據劃分級別經營對應的業務。當時有一個叫中天香港的公司打電話過來,叫我投資所謂的香港倫敦金,鑒于投資數額巨大,并且有資金換算的系列成本,資金的安全隱患,后來就拒絕其電話。
針對這種類型的投資,我等小戶沒有必要在法律的空檔中抱著獲取黃金大幅度增值收益的意念。況且倫敦金在外匯賬戶中也能夠買賣,上海黃金交易所中的貴金屬延期交易里黃金、白銀的標價也是對照國際金價轉換而成。國際黃金交易中的黃金基準價由倫敦金銀市場協會的London Gold Fixing公司在早晚兩次由四大黃金做市商報價而形成。
世界上最大的黃金ETF為SPDR Gold Shares,它的黃金庫存增減能夠前瞻性地反映出黃金價格走勢。芝加哥商業交易所里的黃金期貨價格更能夠覺察到市場的風向,其價格走勢對現貨黃金具有引導作用。
如果從需求供給的角度考慮,那就要從更微觀的市場參與主體角度著眼,如世界上最大的黃金生產公司Barrick Gold的黃金生產量(觀察加拿大股票交易所的黃金行業的指數走向,可判斷世界黃金市場的狀況),黃金最大的需求市場印度的黃金需求量。個人從使用頻率的角度,更喜歡使用加拿大黃金信息服務商Kitco提供的獨家黃金市場信息。
-
期權
說起期權,覺得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從其本質上講,期權實質上是在金融領域中將權利和義務分開進行定價,使得權利的受讓人在規定時間內對于是否進行交易,行使其權利,而義務方必須履行。
在實踐中,如果你足夠大膽,你一定在前些年做過如寶鋼、長虹、江西水泥等股票的認股權證。起初接觸具有境外性質的期權產品是在Trader711平臺上,它的運營公司為ASIC(澳大利亞證券投資委員會)授權金融服務機構,受ASIC監管,為目前唯一受監管的在線期權交易平臺。此處所指期權,也被稱為“數字期權”或“非全有即全無期權”,是一種收益預先確定且金額固定的期權,收益取決于期滿時是否為價內期權。
該期權只會出現兩種可能結果中的一種,可讓您選擇一種簡單的“是或否”的做法。例如,一小時后澳元/美元是否會高于目前的價格?如果“是”,則期權為“價內期權”;如果“否”,則期權為“價外期權”。
期權交易的標的資產為外匯期權、股票期權、商品期權或指數期權。不同于差價合約和點差交易,期權不要求保證金或止損,您清楚地知道您將收益或損失多少。期權很簡單,而且它對那些要求短期獲得高收益而風險受嚴格限制的短線交易者來說是理想選擇。
陌生的是,對期權的定價公式以及期權價格的變動因素(風險指標)都沒有深究,布萊克—舒爾斯公式更是覺得太過復雜(思想易于理解,二叉樹原理,將所有未來的現金流貼現);風險衡量指標也從未細細研究過,如:
Delta值:衡量標的資產價格變動時,期權價格的變化幅度;
Gamma:衡量標的資產價格變動時,期權Delta值的變化幅度;
Theta:衡量隨著時間的消逝,期權價格的變化幅度;
Vega:衡量標的資產價格波動率變動時,期權價格的變化幅度;
Rho:衡量利率變動時,期權價格的變化幅度。
芝加哥期權交易所是全球最大的期權交易所,期權的基礎產品囊括了從股票到指數,從期貨到期權。里面的標桿產品VIX(以標普500為基礎產品)更是成為反映全球投資者對未來經濟環境穩定性預期的中軸。期權學習網站:期權工業委員會、期權清算公司。
-
股票指數
股票價格指數是描述股票市場總的價格水平變化的指標。它是選取有代表性的一組股票,把他們的價格進行加權平均,通過一定的計算得到。中國滬深300股指期貨是以滬深300指數作為標的物的期貨品種,在2010年4月由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推出。其推出時,考慮到市場主體的非成熟性及自身高風險性,規定起始投資門檻設為50萬,還需要通過風險考試以及相應培訓。
這導致很多散戶根本沒有能力去做如此大規模的投資,也沒有如此大的風險承受能力忍受市場的大風大浪。后面我在2010年11月接觸到了天恒指數股指期貨交易平臺,天恒指數(Future Index)是Keen Ocean(Keen Ocean是迪拜商品期貨交易所(DME)的注冊期貨經紀商)集團的核心金融產品的股指期貨交易平臺,為全球專業金融投資機構和個人提供全球八大交易市場,一站式服務。
當股指期貨在國內還沒有上市之前,很多人玩的是天恒指數、指數易這樣的網絡國際股指期貨交易平臺,因為他的操作簡單就是買賣漲跌,出金比較快捷,風險可以自己控制,交易沒有傭金,門檻只是800元,是廣大中小投資的最傾慕的股指期貨交易平臺,因為這些產品,一個平臺可以交易國際8到9個股指期貨市場的交易。
但是這樣的制度設計造成的結局是恐怖的,幾乎沒有人能夠通過此平臺賺取收益(有幾次是在幾秒鐘賺取了400元,但估計是貪婪造成最后把本金都丟失)。
說此平臺是對賭性質的,可能沒有幾個參與主體提出反對意見,他們很少將我們的單子拿到市場上對沖,而是直接與我們進行交易(我們盈利,他們就虧損)。因此我覺得股指期貨是降低投資組合風險的工具,而非完美的投機手段。在此建議,非職業炒家,謹慎投資股指期貨甚至期貨產品。
-
美股
2008年3月一本名為《華爾街操盤日記》的小書在清華大學出版社首次出版,作者高山通過各種機緣巧合而成為職業美股交易員獲得巨額的資本財富。此書當時在國內掀起了一陣美股熱,境外的網絡證券商:億創理財、 宏達理財、嘉信理財、 富達理財開始開發中國投資者。
上面這些證券經紀商一般是針對大額的資本,因此其手續費和傭金對小額資金而言顯得過于高昂。因此在美國又出現了一批網絡折扣經紀商,如史考特證券、第一證券等有中文服務系統的交易平臺。
2010年4月份,首次通過史考特證券的中文免費電話服務功能,而與他們在臺北的工作人員取得聯系,根據其具體提示,打開了一個外國證券賬戶(在這過程中遇到了較多的麻煩,通過信件郵寄地址證明、W-8BEN表格到其總部圣路易斯到亞利桑那州的Scottsdale市,經過大概一個月時間才收到其回函)。
史考特證券交易費用為$7/每筆交易(買賣美國股票的手續費,不以“交易金額”的比率計算,而以“交易筆數”為基準,而且因券商的不同而有異。
例如:在知名網絡券商e-trade開戶交易,每筆交易手續費為14.99~19.99美元,若在擁有中文網站并有中文客戶服務的嘉信理財charles schwab交易,每筆手續費為29.95美元。),而期權交易費用為7$+1.25$/每個合約,但500$的開戶門檻還是讓我退卻了(BB金融生態很糟糕,此類外匯服務規模相當狹小)。
交易美股的激情讓我最終在第一證券駐足,第一證券的故事可以從二十五年前服務法拉盛當地投資者的折價券商——法拉圣第一證券開始說起。隨著公司的穩定成長,第一證券也看到了投身網路世界的商機。
1997年,Firstrade.com正式上線,成當時少數幾家網路券商的一員,也成網上交易的先驅。它只能算得上是一個社區證券機構,服務群體相對于史考特證券要窄得多,這導致其在開發中國內地客戶方面用足了鉚勁。它的交易費用僅為6.95$/每筆交易,期權費用為6.95$+0.75$/每個合約,最重要的是,它不再規定最低入資額度。通過系列程序后,我開始了美股交易生涯,交易的殘酷為后面的在Swifttrade廣州分公司的即日交易員實習計劃埋下伏筆。
-
金融點差下注(Financial Spread Betting)
有“Betting”一詞出現,必定會遭受人們的質疑,認為那是一種賭博性質的投資工具。但是金融點差下注投資方式在英國卻成為全民參與的活動,也是全世界發展最快、最成熟的市場(它受到英國金融服務管理局FSA監管,而非賭博委員會Gambling Commission監管)。
在體育賽事中,強隊有更大的幾率在比賽中擊敗歷史上的弱隊,可以說幾乎每一事件結果都有勝者和敗者。如果此時參與群體以“誰在比賽中能夠勝出”為投注的引發事件,那將有很少主體愿意將賭注投在那些弱隊身上。這樣的設注方式必定導致市場規模的縮小,可能最終直至消失。
而點差下注(Spread Betting)卻以一種更能平衡市場多空雙方投資頭寸的方法,將體育或者其他任何事件的結果作為下注的基礎。可以這樣理解,強隊盡管能夠在一場賽事中有更大幾率擊敗弱隊,那進一步講,你覺得強隊能夠在比賽中以什么比例數擊敗弱隊。
莊家可以設置3:1、2:1、1:1等系列比例數作為市場參與主體投注的標的。可能很多人不會考慮購買1:1,那莊家也就只好以更大的賠率吸引投注者,以增加市場的活躍度。不過那明顯具有濃厚的對賭性質,與莊家進行面對面的博弈,很多時候都是我等散戶敗給莊家。
現在的真正的莊家已經變身為金融市場中的做市商,他們不直接參與投注群體的投注,而是以收取點差的方式創造一種多空雙方勢均力敵的投注合約。可能剛剛提到的1:1類型的投注方式,因為具有明顯的偏向于強隊的勢頭,而最終不再成為一種投注合約。
金融點差下注是一種杠桿化的投資工具,它給投資者在不實際擁有某類金融產品的情況下交易市場中的金融產品的機會。這意味著投資者能夠做多也能夠做空,不管它是股票、貨幣、商品還是股票價格指數。國際市場中比較有代表性的股票指數,如美國道瓊斯指數、英國富時100、法國CAC30、德國DAX指數、日經225指數、滬深300指數等[http://stockq.cn],都是此類新型投資工具的基礎合約。
它的高風險性要求市場主體必須了解其運作、盈虧計算,在考量了自己風險承受能力情況下再行入市小額操作。我于2011年10月在Spread Co公司打開賬戶(公司的服務很好,然英語聽起來像印度人說的),始終處于學習階段(公司經常開設網絡課堂以供投資者學習基本知識),賬戶處于未激活狀態,塵封很久。
若覺得自己有十足把握和旺盛精力,不妨一試,但建議最好不要意氣用事,虧損總是容易發生。
-
三、Day trader Trainee
我是以日內交易員身份開始的實習經歷,回想依然覺得充滿挑戰和戰斗力。日內交易是一種交易模式,英文名字是daytrade,主要是指持倉時間短,不留過夜持倉的交易方式。日內交易捕捉入市后能夠馬上脫離入市成本的交易機會,入市之后如果不能馬上獲利,就準備迅速離場。
因為這種交易方式在市時間短,所以承受的市場波動的風險較低。目前,全球范圍內有一些操盤高手采用此交易方式取得穩定的盈利,獲得了成功,比如查理已經成為日內交易的神話,因此日內交易現在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推崇和接受。
而與此相近的一種更為先進的交易模式,是逐漸居于市場主流的計算機高頻交易。高頻交易是指從那些人們無法利用的極為短暫的市場變化中尋求獲利的計算機化交易,比如,某種證券買入價和賣出價差價的微小變化,或者某只股票在不同交易所之間的微小價差。
這種交易的速度如此之快,以至于有些交易機構將自己的“服務器群組”(server farms)安置到了離交易所的計算機很近的地方,以縮短交易指令通過光纜以光速旅行的距離。美國股市總體成交量中約有70%通過“高頻交易”完成,而進行“高頻交易”的機構數量僅有2%。
雖然“高頻交易”對市場也有好處,能夠增加股票市場的流動性,但一旦程序出錯或人為疏忽都有可能對市場走勢造成災難性影響。如目前“高頻交易”出問題多數是因為投資者向機器發出了錯誤指令。盡管到目前為止這種錯誤造成的影響還很有限,但已經多次造成市場劇烈波動。
根據我在 Swifttrade Inc 廣州分公司(有很多日內交易公司,如Holdbrother、Title)三個月的實習經歷,通過公司經理以及優秀的交易員的經驗分享加上自己收集的資料,我的交易思維便逐漸定型了。針對交易方式,根據持倉的時間分為日內飄單交易和日內炒單交易2種,日內炒單交易與日內飄單交易不同的是它的持倉時間更短,一般的持倉時間在1-2分鐘,短的不超過10秒,最長不超過10分鐘。
日內炒單捕捉入市后能夠馬上脫離入市成本的交易機會,入市之后如果不能馬上獲利,就準備迅速離場。因為這種交易方式在市時間短,所以承受的市場波動的風險較低。而日內飄單交易是建立在日內一段明顯的趨勢波段上的交易方法,基本上屬于趨勢交易的范疇,在交易的頻率上要明顯的低于炒單的方法。對于前期的非正式交易員,日內炒單是最有效和最安全的投資策略。
我們不知道下一刻的趨勢,在沒有大的新聞事件刺激情況下,我們只能以最快的速度,賺取1、2分鑄幣甚至是通過擺盤平出獲得些手續費。況且沒有獲得認可的交易學員,其NetLoss僅僅只有30美金,而NetPNL也不過50美金,這就限制了風險承受能力。如果不能有效止損,還會被風控經理點名。一旦這樣做,往往其判斷方向的概率能夠提高很多。
針對交易心態(最為重要),心理應沉著冷靜,緊盯顯示器,讓市場在自己的面前一秒一秒展現,如果市場出現符合自己的交易機會及時介入,贏了不喜形于色,輸了不垂頭喪氣,錯過不懊悔,牢記技術要領,進退有據,僅此而已。這就是一個投機者的生活,不能被市場以外的東西影響自己的心態。
大部分人為什么模擬比實戰作的好的主要原因就是在心態上。實戰時心態不平和,賺了還想賺,賠了就急于扳回來,交易混亂,進退失據,最終造成交易的不成功。交易要樹立這樣一個觀念,按照自己的規則作了,不論輸贏,都不后悔,當兵打仗就不能怕死,做交易員就不能怕賠錢,只要按照規則作了,就沒有什么后悔的。
俗話說,有什么樣的心態決定成就多大的事業。古人云,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在交易中形而上者是市場理念、交易理念之類的東西,更是一個人的心態、氣度。形而下者才是技巧之類的東西。在我理解中,我真正地從交易日子里學到了四點最優秀的品質:果斷、自信、順勢、自律。
那時候每天都要在Investopedia上學習很多專業知識,也需要在Trade2Win [印度在這方面走在了前列]論壇上借鑒別人的投資模式,更需要冷靜思考和數據分析。
那時候很壓抑,一個人在戰斗,很多人不相信你那一套,你對他說,有68%的概率確認股票價格落入平均價加減一個標準差,他認為你在瞎編。只因沒有戰果,沒有任何戰績讓別人信服(三個月才達到僅僅不虧損程度,更別談盈利)。
當時在想,如果有一個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探索交易模式,分享交易經驗,那會是多么令人激動和鼓舞人心(很遺憾,盡管依然喜歡那樣的交易生涯,但是客觀上不能如此這般)。
我確信自己這般的大學人生是令人感到悲憤的,那時每天都在為未來焦慮,為不確定性埋單。我自從接觸到國外的金融產品,就再也沒有考慮過投資于國內的股票之類的金融市場。沒有一種投資信仰,做任何投資都顯得沒有意義。
不過從此,我解放了禁錮的內心,不再為抑郁而苦惱,我相信為興趣埋單、為激情犧牲是一種值得嘗試的實踐。與其說自己在投資,還不如說自己是在打開塵封已久的心靈,讓陳舊不堪的思想呼吸一點新鮮的空氣。我未來的人生路注定是平淡的,也與此等投資產品相距甚遠,因此在節點處請允許我能夠敞開心扉呼喚自由之神。
四年的歷程,締結了一個全新的投資理念:不做沒有實體交易的投資,不做沒有時間價值的投資,不做沒有信仰的投資。
寫于2012年
注:此文是作者的寫作,之前已經授予某公眾號發布過,但@經濟日記本才是最終版權所有者。
注本文系原創,轉載請聯絡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