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單元是科普文單元,有三篇精讀課文,《琥珀》《飛向藍天的恐龍》《納米技術就在我們身邊》,和一篇略讀課文《千年夢圓在今朝》。這四篇科普選文生動活潑,拓寬學生的科學視野,點燃了學生探索科學的熱情,激發學生想象力和創造力。
本單元的人文主題是:藍天、森林、大海,蘊藏著自然的奧秘;過去、現在、未來,述說著科技的精彩……本單元的四篇課文與自然、科技有關。我們發現這一段有關人文主題的表述中,中間有一個分號,前半部分表述的是自然,后半部分表述的是科技?!剁辍贰讹w向藍天的恐龍》,是有關自然的,《納米技術就在我們身邊》《千年夢圓在今朝》是有關科技的。科技是人類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動和產物。人類只有先認識自然,才能用科技來改造自然。課文編排的順序也是很科學的。
《琥珀》是根據琥珀的樣子展開合理的想象,重點推測了它的形成過程;《飛向藍天的恐龍》向我們介紹了鳥類源于恐龍的傳說,文中展示了保存有羽毛的恐龍化石證據,介紹了恐龍到鳥類的演化過程;《納米技術就在我們身邊》介紹了納米技術的含義及其運用;《千年夢圓在今朝》描述了中華民族追尋飛天夢的歷程。
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是:閱讀時能提出不同的問題,并試著解決。這是四上第二單元閱讀時嘗試從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問題這一閱讀策略上的進一步延伸、發展、提升。四上第二單元可以對部分課文、全文,可以從內容,寫法等不同角度進行提問,重點是提出問題。四下第二單元著重解決問題。本單元的學習在于增強學生主動提問的意識,養成閱讀時積極思考,主動解決問題的好習慣。本單元是在四上第二單元提問題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解決問題的要求。圍繞這一語文要素,本單元的三篇精讀課文都有與此相關的課后題,所以解決課后題是落實語文要素的重要途徑。
縱觀單元課文的課后題,他們的要求不同,這些要求它是有層次,有梯度的。
《琥珀》課后題第一題:默讀課文,提出不同的問題,并試著解決。如,課文為什么說“從那塊琥珀,我們可以推測發生在幾萬年前的故事的詳細情形”?這道題目給了我們一個提問的示范,旨在喚醒學生舊知,這個傾向于提問題。但我們應該認識到提出問題,只是一個合格的標準,在實際中,我們要靈活掌握。《飛向藍天的恐龍》課后第一題:默讀課文,把不懂的問題寫下來,并試著解決。那么這個題引導學生對問題記錄梳理,并試著去解決。我們一定要關注試著去解決,也許能解決,也許不能解決,不能解決的我們可以在后續的學習中去尋找方法。
《納米技術就在我們身邊》課后第一題:朗讀課文,把課文中的科學術語讀正確。讀了課文你有什么不懂的問題?提出來和同學交流。在這里不僅要引導學生提問題,還給出了解決問題的一種方法,和別人交流,向別人請教。
這三篇課文的這三個問題都指向語文要素,他們縱向相連,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琥珀》的課后題它偏重于提問題,讓孩子在閱讀中思考并提出自己的問題,《飛向藍天的恐龍》課后題,它偏重于讓孩子們在梳理整理這些問題,并試著去解決?!都{米技術就在我們身邊》課后題教學時重點應該放在交流,讓孩子們在交流,請教中解決問題。這三篇課文的課后題,由易到難層層遞進落實這一單元的語文要素,讓學生在有梯度的訓練中,在爬坡的過程中掌握方法,發展能力,形成習慣。
課后題的有效解決是落實本單元語文要素的關鍵,有效的教學途徑?!肚陦魣A在今朝》它是一篇略讀課文,承擔著用法的功能,是提出問題,梳理問題,解決問題,并與同伴交流,這些方法的綜合運用。雖然沒有課后題,在閱讀提示中指出學生查閱資料,了解我國在航天領域的最新成就。這是引導孩子用查閱資料的方法來解決問題。
在教學中,我們要關注到這些題目的不同要求,并有所側重。當然,不是所有的問題都能解決。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意識,鼓勵學生積極思考,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學習,不只是在本單元,而是要貫穿到學生學習語文的整個過程中,可以出現在他們任何需要的地方。
語文園地中的《交流平臺》集中體現了學習方法的指導和運用,聚焦學習方法,從學生的學習實踐中提取可遷移運用的方法。《交流平臺》是這樣呈現的:
我通常會聯系上下文,并結合生活經驗來解決問題。
查資料可以幫助我們解決不懂的問題。如,為什么“從那塊琥珀,我們可以推測發生在幾萬年前的故事的詳細情形”?我查資料知道了琥珀形成需要幾萬年。
我是請教別人后知道的。
這些最重要的學習經驗,要與學習課文相結合,要在教學中借助課后題的解決過程中掌握這些方法。所以我們在備課時,應該重點關注課后題中和語文要素相關的題目,并且認真研讀交流平臺,借助這些課后題,在學習文章的過程中,扎實的解決課后題來達成語文要素的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