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要:
2017年5月26日到6月26日。
歷時一個月,行程2萬公里,
環游美國本土最后的29個國家公園。
用攝影記錄眼里美景,
用文字書寫心中感悟。
要是您曾在那兒留下過腳印,
這里所記錄的美好回味將與您共鳴;
如果您向往詩與遠方,
這巨幅畫卷和真情文字將為您展開美好旅程。
# 本期關鍵詞:
紅木 巨杉 國王峽谷 國家公園 州立公園
要成為國家公園,需國會立法,并經總統批準。不容易。
什么樣的公園可能入選呢?
入選標準包括,獨特的自然風光、地質地貌,不同尋常的生態系統等。
比如以洞窟為主題的公園有風穴、猛犸洞、卡爾斯巴德,火山類的有瑞尼爾山、拉森火山、火山口湖等,還有丹霞地貌的惡地,都是獨特的地質地貌。
憑借不同尋常的生態系統而入列的有,康加里的低地原始闊葉林、約書亞樹和巨人柱等。
在加州,有兩個高大喬木生態系統入選國家公園,紅木(Redwood)公園和巨杉(Sequoia)公園。
無論是誰,對樹木都見得多了,即使參天大樹。
紅木和巨杉,不就是大樹么,能有什么稀罕的呢?
那好,咱們就走著瞧。
(一)
離開俄勒岡州,進入加州,沿著US-101公路向南行駛。
天,下起了毛毛細雨。
路西,蒼茫的太平洋,日星隱耀,陰風怒號,濁浪排空。
東側,就是紅木公園了。
再往前走,101號公路又鉆入森林里,成了公園里的景觀大道。
只是,這時的景觀大道,陰森森的,有點兒瘆得慌。
在美國北部行走的這幾日,沒少遭遇高大的松杉柏檜。
北喀斯喀特、冰川公園的杉樹,就有四五十米高,二三人合抱粗。
然而,直到看見加州紅木林,才感覺到了什么叫大樹參天。
整棵樹筆直挺拔,高聳入云天,樹冠之下幾無枝杈。
根部樹干得有十幾人才能合抱得過來。
這是什么樹種,為什么叫“紅木”?
以前沒見過,不清楚。
之后去巨杉公園,更糊涂了。
巨杉和紅木,長相差不多。
巨杉的樹皮是紅棕色,紅木是咖棕色。
這兩個家伙分別是兩個公園的主角,我們就是沖著它倆去的,不搞明白,不是成了“豬八戒吃人參果”,這公園還怎么逛啊。
好吧,去查點兒資料。
巨杉,又稱世界爺。
加州紅木,也叫海岸紅杉、紅杉、北美紅杉、長葉世界爺。
兩者都能長得很高、很大,都能活得很久,二三千年。
論高度,紅木是世界上長得最高的植物,能長到115米高。
據說,理論上,植物的極限高度也就120 ~ 130米。再高了,因重力作用,水分和養分就輸送不到樹冠了。
比體量,巨杉不僅是地球上體積最大的植物,更是最大的單一有機體。
紅杉(紅木)、巨杉,與中國的水杉,都有個“杉”字,有關系嗎?
您還別說,它們真是“近親”。
同屬柏科紅杉亞科,分屬三個不同的屬,紅杉屬、巨杉屬和水杉屬。
每個屬都只有唯一的物種,也就是紅木、巨杉和水杉了。
遠古的時候,它們在地球上都曾有廣泛的分布。
到第四紀冰河期,它們的近似物種都滅絕了,變成了化石。
連它們自己也多數成了化石,少量的種群存活了下來,成了“活化石”,孑遺植物。
而且天然林只存在于很小的區域,紅木只生長在加州海岸山脈,巨杉只生長在加州內華達山脈西坡,水杉只生長在中國的湘鄂渝交界。
所以,很珍貴吧。
對了,加州紅木,是一個物種,與中國“紅木家具”的紅木沒有半毛錢關系。中國“紅木”,是對紫檀、黃花梨、酸枝木等木材的俗稱。
還有,加州紅木林160多年前還不少呢,有8100平方公里。
隨著西部淘金熱,紅木林被肆意砍伐,只剩下了560平方公里。
于是有識之士發起了紅木林的保護運動,開辟了三個州立公園。
后來,國家公園加持,便形成了少有的共管模式——紅木國家及州立公園(Redwood National and State Park)。
在異域參觀其本土人文景觀時,我們往往一頭霧水,因找不到感覺而索然寡味。
那是由于不了解其文化內涵或來龍去脈,產生不了共鳴。
這回好了,基本搞清楚了紅木與巨杉,再逛這兩個公園,就有看頭了,不至于“劉姥姥進大觀園”,不知所然。
言歸正傳,接著逛公園。
紅木公園里的森林可以用密不透風來形容,常兩株相依,或數株團簇。
黑熊、山獅(Mountain Lion)、加拿大馬鹿(Elk),還有響尾蛇、黑鵜鶘等野生動物,生活其間。
森林里開辟了很多條徒步小徑。
在陰雨天,我們試圖往深處走幾步,犬牙交錯的藤蔓纏繞,昏暗的光線,陰森之感油然而生。
有點像驚悚影片中,魔鬼即將登場時的場景和氣氛渲染,令人悚然。
途徑一小博物館,門前廣場一側豎立有高大卻算不上精致的雕塑,一手持板斧的彩繪巨人,旁邊是一頭藍色的牛。
小兒突然問,“你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嗎?”
“你知道?”我反問。
果然,沒有美國文化的我,看到人文方面物事往往沒有反應。
“他叫泡·班尼(Paul Bunyan),是個巨人。他一斧子能砍倒一百棵樹,累了時候喜歡讓人們給他做pancake(薄烤餅)吃。后來有人發明了鋸子,跟班尼比賽。班尼輸了,不開心,拖著斧子走,把大地劃出了一條深溝,就是洛基山脈里的大峽谷。”
小兒講得繪聲繪色,我也聽得津津有味。
“你在學校里學的還是書里看到的?”我有些好奇。
“幼兒園里老師講的。”
有點意思。
繼續前行,在森林邊緣的草地里,昏暗的陰雨中,一群馬鹿正在悠然地啃著草。
其中居然有幾頭大角雄鹿,這可是我們此行一直想追蹤的。
好激動啊。
停下車,靜靜地看著它們。
(二)
“This is a land of challenge.”
“這是一片富有挑戰的土地。”
對于加州來說,您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如果答“硅谷”,那說明您是弄潮兒,走在時代的前列。
的確,引領全球高科技潮流近百年的硅谷,源源不斷地創造出改變世界的成就,在人類史留下了濃墨重彩的篇章。
然而,在巨杉國家公園,對它的回答卻是樸素的、直白的:
“Rough(貧瘠)、Hot(炎熱)、Dry(干旱)”。
行走在去往巨杉公園的路上,登高遠眺,滿眼荒嶺,面目難看。
茫茫曠野,仿佛像旱季的非洲大草原,無垠的枯草,稀稀落落的幾株樹木,沒精打采。
又有的像戈壁荒漠,盡是紅柳、駱駝刺、沙棘等沙漠植被,景象有點慘。
多數生物無法在這里生存,能夠活下來的都是極其頑強的生命。
國王峽谷(Kings Canyon)國家公園,因與巨杉公園毗鄰,兩個公園就統一管理了。對游客而言,區別兩個公園的邊界在哪兒,沒必要。
在格蘭特樹林村(Grant Grove Village)附近,有個三岔路口,向左通往國王峽谷,右轉是巨杉公園。
走過很多峽谷,“國王峽谷”,這么霸道的名字還是頭一回見識。
這是何方神圣?咱去領教一二。
沿途荒涼依舊,想必景區里面必是另一番景象。
進入峽谷口,迎接我們的是一條湍急的小河,奔騰、咆哮,桀驁不馴。
緣河谷逆流而上,兩側懸崖開始陡峭起來。
有幾分酈道元在《水經注·三峽》中描寫的那樣,“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
國王峽谷號稱是美國最深的峽谷,據說深達2500米。
難怪有“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的感覺。
走不多遠,車行的道路就在一“U”形絕壁處終結了,需原路返回。
要想更廣闊的精彩,只能徒步去探險了。
正是這河流和U形絕壁,讓那里成了一小片遠離塵世的清修之地,吸引了眾多愛好者來此扎營、露宿。
在不好此道者看來,國王峽谷不過爾爾。
它那霸道的名字,其實取自那條河——國王河。
然而,莽原之中,卻有生命的奇跡。
不是加州全境,不是內華達山脈全段,也不含東坡。
只在加州內華達山脈西坡,只在1400到2150米海拔之間,生長著全世界最大的珍稀植物——巨杉。
它們是這片貧瘠、炎熱、干旱土地上的主人,笑傲環境的嚴苛與冷漠,演繹生命的頑強與輝煌。
巨杉公園里也能看到紅木,雖然可以長得更高,但體量不如巨杉。
巨杉和紅木都能存活二三千年,有的樹齡已超過了3500年。
試想一下,在如此漫長的歲月里,該遭遇多少自然災害啊。
而每隔若干年的森林大火,就是一切生命的劫難。
隨著消防能力的提升和環保意識的增強,通過人工干預,加州的山火越來越少了。
原以為對動植物來說,是福音。
然而,植物學家卻發現,巨杉的繁殖率大幅度下降了。
調查研究的結論,出乎意料,“罪魁禍首”居然就是山火沒了。
禍福相依,不可思議。
原來,因為巨杉樹形高大,山火至多燒焦了下身的樹皮,對高高在上的樹冠幾乎沒有傷害。
但山火卻能燒掉地上厚厚的松枝落葉層,讓巨杉的種子埋入泥土中而萌發新的生命。
同時還能燒掉那些低矮的競爭者,讓巨杉獲得更多的養分。
在巨杉和國王峽谷公園這片區域,逛了大半天,大尺度的荒漠,小尺度的單調,多少讓萬進對這里的景觀有些審美疲勞。
然而。
六月,加州。
奇跡,發生了。
2017年6月12日,天剛亮。
我睜開眼,隨意望外瞄了一眼。
被窗外的景象驚呆了!
“+e,+e,醒醒,快看吶,下雪了。”太激動了,我不由得嚷了起來。
“是真的嗎?真的嗎?”小兒迷迷瞪瞪的還想睡,不愿醒,也不相信,以為我蒙他呢。
“真的,真的,你自己看吶。”+e又被我狠勁的搖晃了幾下,算是醒了。
“哇喔,真下雪了!”+e被窗外的雪景一激靈,徹底醒了。“我們能堆雪人、打雪仗嗎?”
“為什么不呢?”
玩雪,是孩子的天性。
我也想沾點兒孩子的童真童趣。
昨天逛園子逛到了天黑,睡的時候已然九、十點鐘。
山里雖然不是很熱,總也有十幾度。
怎么也沒想到,六月天,能下雪。
真是天降奇瑞。
眼前的蒼松翠柏、荊棘藤蔓,草叢中開的小花,還有山谷溪流、道路房舍,全都裹上了銀妝,分外妖嬈。
更難得的是,旭日照常升起,把整座山林,還有礫石染得金黃。
雪霽天晴朗,潔凈如洗的藍天,樹梢上還掛著一輪圓月。
“霽雪千峰玉,朝陽萬樹金。”
“郎朗凈明天,同輝日月圓。”
看來真是上天特別眷顧,忙了一夜,悄悄地給我們搭了個如詩如畫的夢幻世界。
感謝上蒼。
玩了一陣子雪。
我們打算去別處轉轉。
在積雪的道路上行走,雖有跋涉的艱難,安全還是無虞的。
就怕看上去濕濕的,黑油油的,卻是薄薄冰殼的路面,俗稱“地穿甲”。
人走在上面,極易滑倒。車軋在上面,方向很難控制。
懸崖峭壁,山道彎彎,這是怎樣驚心動魄的駕駛體驗啊。
然而,天降如此絕倫美景于眼前,豈能辜負?!
即使道路再艱險,也要把整個景區重新游個遍。
只為盡攝奇景,但求盡享奇遇。
還有更神奇的呢。
接近公園的邊緣,車行至一高地,遠處山巒盡收眼底。
突然發現,昨夜的雪,只為巨杉公園而落!
山谷的那一邊,見不到絲毫雨雪的影子。
公園里,高大威猛的巨杉,就像一尊尊威武的將軍雕像。
就連穿越公園的198號公路,在這段也被稱為將軍路(Generals Hwy)。
人們還以美國歷史上那些著名將軍的名字,來給巨杉命名呢。
看,這位是“謝爾曼將軍樹(General Sherman Tree)”,那位是“格蘭特將軍樹(General Grant Tree)”。
既是紀念南北戰爭時期的英雄,反過來,也是對巨樹挺拔雄偉的褒獎。
謝爾曼將軍樹,高84米,基部直徑11米,樹齡約2200年,體積1487立方米。
雖然有比它高的,有比它粗的,也有比它老的,但它卻是地球上現存最大的單一有機體,體積達1487立方米。是最大藍鯨體積的七倍多。
而格蘭特將軍樹,高82米,基部直徑12米,樹齡約1700年,體積1320立方米。
按體量排名,世界第三。但樹齡比謝爾曼將軍樹年輕,說不定將來會成長為世界第一。
謝爾曼將軍有“魔鬼將軍”的綽號,在南北戰爭中立下赫赫戰功。
格蘭特將軍后來當選了美國總統,50美元紙幣上的頭像就是他。
他還做了件了不起的事,通過法案批準設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國家公園——黃石公園,開啟了自然生態保護與利用的可持續模式。
踏著夏雪,漫步將軍林中,與巨人同行,敬重感油然而生。
一激動,作了一首小詩,禮贊巨杉,禮贊它用生命詮釋了“這是一片負有挑戰的土地”的真諦。
等閑山窮水又惡,
雷劈火焚我涅槃。
傲雪挺立三千年,
歷經滄桑誓參天。
2017年8月8日 于美國賓州
《最具情懷的美國游記》共十篇:
1、惡地兮美地:惡地、死亡谷、優勝美地
2、洞窟觀止:風穴、猛犸洞、卡爾斯巴德洞窟
3、火山,美的恐懼:北喀斯喀特、瑞尼爾山、火山口湖、拉森火山
4、六月飛雪映巨杉:紅木、國王峽谷、巨杉
5、沙漠“三劍客”:約書亞樹、巨人柱、大彎曲
6、黃石天下奇:黃石、大提頓
7、滄海桑田:海峽群島、奧林匹克、冰川
8、休閑游樂:庫雅荷加谷、大盆地、尖頂、瓜達洛普山、大煙山、溫泉
9、感念:拉什莫爾山(總統山)、西奧多·羅斯福
10、出門轉一小圈:路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