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一位非常年輕漂亮的青年作家,曾被媒體譽為“陜西三毛”,她參加過中國在安哥拉修建最長的本格拉鐵路的建設任務,她的名字叫沉香紅。
香紅和我是一個單位的同事,但從未謀面,知道她是以后的事。
2014年那個夏天,她托人送我一本她出版的散文集《蒼涼的綠》,書的裝幀很干凈、素雅,一看就是女孩子喜歡的那種。
我知道香紅可能聽說我也喜歡寫點文字,就把這本心愛的書送我閱讀。那天正好清閑,我是一口氣瀏覽完她的書的。不看不知道,一看非常吃驚,女孩子的理想追求、思維悅動、心中秘事躍然紙上,竟寫得舒緩而干凈、自然而流暢;他人的故事娓娓道來,入情入理,如影隨形,身臨其境。
一本書,讓一個激情的年輕人的形象活脫出來,正如她說“累了,就卸下盔甲,帶著能夠記錄的一切出發。”“很多時候路上的生活,才是真正的自我。活著,就是一種修行。”
看得出,她是一個對生活對文字有夢想的作家,這在《心像鹽巴一樣咸》、《今生三世》、《流年不能流》、《一條艱辛的路》里都有流露。我常想,文字無不映現人們生存的軌跡,或是心靈的秘史。一個人的生存歷程,總會自然而然地在筆端書寫。
她更是一個有所追求的作家。今年秋末,她又托人給我送來剛剛出版的散文新著《做自己的豪門》,書封大氣端莊、厚重靚麗;書內有一些彩照插頁,盡顯富貴氣象。
香紅不斷地給我贈書,我不得不刮目相看。這本書只有兩部分內容,“夢想”和“情感”,但對社會人生思考廣泛而深刻,把個作為作家的沉香紅的生命追求完全傾注其中。閱讀之余,非常欣喜,終于和她本人聯系上。
這才得知,她就住單位附近,咫尺之地,卻也讓我在文字中讀出她浪跡天涯的遙遠來。因而笑嘆,人生知之有涯也無涯,似乎是個常理。
兩本書讀罷,我就想,作為同事的沉香紅曾浪跡于筑路大地,四海為家,她把自己安頓于一隅,奉獻的是力量和汗水;作為作家的沉香紅,她曾在浪跡天涯的途中,深刻觀察和思考社會人生,尤其在自己的生活遭際面前體現了一個80后超越的認知歷程,體現的是聰慧和睿智。
兩者的結合,形成一個完全而真實的生活中有夢想有追求的年輕一代的形象。她的努力是刻苦的,她的思想是積極的,她的精神是陽光向上的。她的勵志的文字,是一個真實的自己的立體寫照。
及至見到香紅本人,一番聊敘更加讓我打心底敬佩她待人的真誠和不懈努力的精神。香紅從農村走來,一步一個腳印,努力學習并參加工作,在工程單位自最底層材料保管員干起,開過叉車,在安哥拉施工現場干過繁重的材料轉運工作。這個經歷,多少讓我吃驚,她一個瘦弱的女子,那段時間肯定是極其艱辛的。
也許我和香紅都在工程單位干過,有過類似的經歷和體會,不免對命運的沉浮產生敬畏和感恩。也許正因為上天的安排,她的經歷才磨礪出她達觀的生活態度。她的文字是那么通透,她的語言那么靈氣,她的思想那么哲思,她的精神那么闊野。
我很好奇沉香紅筆名的來歷,一次在微信上,她告訴我說,“沉,是警醒,讓自己沉淀、積累;香,暗指讀書;紅,就是功到自然成。所以,沉香紅的意思,就是功到自然成。”她常說人活著不能白白浪費時間,所以她的時間基本上一心一意在閱讀、寫作、教學上。即便出門旅行,也是開闊視野和學習的過程。她是一個全身心用熱情執著寫作的人。
她的熱情來自小時候的文字夢想。她的執著體現在愈挫愈奮的精神追求。短短兩年時間,她就為上千學員授課,并不斷開拓網絡新思路。我見到她時,曾半開玩笑說,你這女子膽子大、腦子靈、有恒心、有成果。而事實已經證明她所有的努力都沒白費,目標明確,成效顯著。
我無意評判香紅文字的功力,因為她眾多的粉絲足以證明那些文章的吸引力。我想更多地說明一個人的潛能是巨大的,不僅要有千里馬的慧眼,關鍵在于自身的挖掘。也許香紅去非洲安哥拉工作是一個契機,也許緣于她從小對作家三毛文字的鐘情,也許冥冥中苦難的生活不斷留下更多的啟示。她在面對生活的諸多不幸時沒有沉淪,而是選擇了自警自勵自策。
不用揚鞭自奮蹄的刻苦,讓她在一次次的失敗與奮進中得以自拔,她醉飲孤獨與無助,如夏風一樣的輕盈身姿從人群中走過,不落下印痕,而讓黑夜的思緒孕育星光般的文字米粒,喂養精神肌肉,支撐起一個強大的能量體,給予他人學識,并饋贈自己。
我還想說的是,在這個物質豐富精神極度浮躁的時代,一個人能沉下身子,用文字喂養自己,充盈身心,為他人送去溫暖,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這不但需要勇氣,還需要自信。兩年來香紅一直在勤奮授課,她把自己十多年的創作經驗融入其中,贈人以玫瑰。
她欣喜每一位學員的進步,并不斷鼓勵他們像自己一樣成長。她通過微信、微博、私人電臺、讀書分享會、讀者見面會廣泛與外界聯系、溝通和交流。她是白晝里勤奮的蜜蜂,深夜里嘹亮的夜鶯。
香紅的靚麗體現在她的執著和沉潛。每一篇文字的背后,她都傾注了對文字熱烈地眷戀之情。兼收并蓄的能力,讓她更多地在閱讀與寫作,思考與教學的過程中咀嚼和反芻生活的甘苦,并賦予冷靜思索,凝練成華章,因此,她文章精彩的光芒自然綻放,性靈之氣溢于言表。
她為人謙和,體貼入微,讓每一位與她交往的人舒心而舒坦。那天,我與她聊起年輕時喜歡作家三毛時,沒想到,幾天后她便托人從北京購到一套三毛全集贈我。初冬微寒一天,我收到書時不知說啥是好,只感到心像陽光一樣溫暖。
回到二十多年前,我也是二十多歲的年輕人。那時候浪跡廣東嶺南山間筑路,工余收音機里最愛聽齊豫唱的《橄欖樹》,三毛的心聲,就這樣根植于命運的漂泊。
而今天,“陜西三毛”沉香紅在用文字“做自己的豪門”的時候,我們就不難理解一個作家的心路歷程是多么地瀟灑和堅強,她是用三毛一樣的果敢和奔放在搭建自己人生的豪門,這樣的人生,能不令人感動嗎?
我衷心地祝福香紅在寫作之路上越走越遠。因為沙漠的盡頭,總有一片幸福的綠洲……
沉香紅:陜西省作家協會會員,陜西省散文學會會員,陜西省青年文學協會會員。 西安市作家協會會員,書海小說網簽約作家豆瓣專欄作者,出版作品:《蒼涼了綠》、《做自己的豪門》新浪微博:沉香紅 微信公眾號:沉香紅 微信號:cxh327 曾因21歲游走非洲安哥拉國家,被媒體親切譽為“陜西三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