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好多人天天抱怨日子過的混亂,毫無頭緒和安排。沒有課的時候簡直能在宿舍宅到地老天荒,要么就是逛街嗨皮一天,吃吃喝喝,買買買。翻翻日歷發現一個月就這樣沒了,呼天搶地的大叫"時間都去哪了"。
你以為是生活本來無聊,殊不知是自己把生活過的無聊。最應該聞雞起舞,懸梁刺骨的年紀,卻在茫然,糾結,猶豫中蹉跎了。
小編也曾經經歷過那樣一段日子。后來發現了一個救命良藥,時間規劃。結果這個習慣奇跡般堅持了多年,練就了現在的強迫癥,從月計劃到日程表,精確到變態!(小編從來不看什么時間規劃類的書,自己的時間自己心里清楚,拖延癥、懶癌的臭毛病自己明白)。
先走月計劃,再定日程表。月計劃一月一次,日程表一天一次。
月計劃包含兩個重要內容,硬性計劃和彈性計劃。硬性計劃就是本月內必須完成的事情,重要程度較高,就是我們所說的工作或者學習的正事;彈性計劃就是硬性計劃順利或者提前完成的情況下,附加自己最想做的事情,一般是休閑和娛樂。
硬性計劃,也就是必須完成的任務。根據自己的工作和學習效率,劃分出時間段,有階段性的依次完成硬性計劃。以小編九月份的計劃為例。主要有三項,按照重要性排列依次是:兩篇學術論文(一篇課業加上講稿,一篇發表文章),四本專業書,一個學術會議。一個月30天,除去上專業課的四天以及每周和老師朋友聚會的四天,還有22天。學術會議歷時三天,剩下的19就需要留給寫論文和看專業書了。大概一篇論文分到的時間是十天左右。(當然,小編要提醒的是,一定要對自己的學習效率有清楚的認識,合理安排時長,以免出現時間多余或者時間不夠的情況)。
彈性計劃聽起來好像沒有那么重要,那是不是就是可有可無的呢?如果你這樣想的話,那你就錯了。實際上彈性計劃是一種自我的激勵機制。因為硬性計劃一般都是必須做的事,是工作或者學習任務。但是彈性計劃是自己喜歡做的一些事情,多半是放松身心。陶冶情操,愉悅心情的事情。雖然沒有月的時間有限,有可能因為硬性計劃的內容或者是完成難度較大而壓縮了彈性計劃,經過每個月末的計劃完成統計,我們就會給自己一種積極地心理暗示:下個月一定要更加高效的完成工作和學習任務,然后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這樣無論是從態度上還是從行動上,你都會有一個很大的提升。
這里需要記住,硬性計劃永遠是擺在彈性計劃之前的。最糊涂的事情莫過于把責任和享樂的順序顛倒,還沒有完成自己分內的事情就開始給自己的心情放假,其實我們的拖延和懶惰的根源就是自己對自己太好了,還沒有吃點苦就開始畏畏縮縮。拖延往往拖得是自己的時間,逃過了一時的身體或者是精神上的煎熬,結果只是會迎來更大的壓力和苦果,該你做的事情總是會在那里,就是你假裝視而不見,他也不會憑空消失。
還有一點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月計劃一定要簡明扼要,目標明確。另外,不要把想做的事情都列在計劃里,只需要重點突出必須做的事情。然后每天的日程便可以從容的來安排了。
接著就是根據月計劃來安排每天的時間了。再上一張圖。這是沒課的一天的日程表,僅供參考喔~
日程表一定要包含的內容就是作息時間,飲食安排以及運動計劃。不同與月計劃的風格,可以盡量的具體仔細。制定日程表是一項細致的工作,需要綜合考量多種因素:首先,不可抗因素,也就是必須要做無法避免的事項,比如第二天要上的專業課或者是提前通知好的會議等等。另外,天氣因素,身體因素。前一天提前查詢第二天的天氣預報,做好準備工作,出門帶傘,或者是做好保暖,也可能會遇到身體狀況不佳的時候,這是最好安排出就診或者是休息時間。其他的就是一些可以靈活操控的時間了,比如什么時候起床,什么時候就餐,什么時候運動,都是可以靈活變通的。如果你想騰出更多的時間學習或者工作,那么養成早起的習慣,或者是壓縮休閑娛樂的時間都是一種不錯的方法。打個比方,你平常睡到九點,現在改為7點半,中午本來可以睡上兩個小時,現在改為半個小時,這樣就多出了三個小時的利用時間。但是要有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第一次嘗試早期,可以提前半個小時,然后慢慢增加,知道到達預定目標。欲速則不達。
下面我需要針對日程表給大家幾個小的建議:
丑的人還睡著,帥的人已醒。早起是必須的。不要說什么起床困難,你就是對自己不狠。想盡一切辦法培養早起的習慣。鬧鐘定上三個放在床角,讓早起的同學叫你,總之,要無所不用其極。時間久了,到點你就會自然醒的。附帶的好處是你可以多出時間從容的吃個豐盛的早餐。
一定不要熬夜。計劃沒有完成也不要拖到半夜,這樣只會影響你第二天的精力,形成惡性循環。不信你試試,熬了夜,第二天還去圖書館,你絕對是睡神附體。困到奔潰。
不要在寢室自習,可以的話,將手機換成手表。寢室絕對是個安樂窩,抬頭就是溫暖舒適的床,手邊就是信號滿格的筆記本和手機。抽屜里堆滿了周末去超市囤的美食,簡直就是墮落犯罪的最佳場所。親愛的,還是去圖書館吧,看一眼那座無虛席的自習室,你會更加有奮斗的動力。
疲憊的時候不要勉強自己,注意勞逸結合。看書看的久了,或者是寫東西寫的累了,不要硬撐,這樣只會讓效率降低,浪費時間。抽個十幾分鐘,聽聽歌,或者望望窗外發發呆,實在不行,或者去旁邊的飲品店給自己來杯濃郁的咖啡。
最后,關鍵的一點是,計劃完成情況的統計。計劃的執行程度是反映計劃合理性和自身執行能力的重要尺度,千萬不要妄想著一開始就能把時間安排的滴水不漏 ,天衣無縫。一方面,好的習慣的養成需要經歷一個較長的過程,另外,一旦你開始有了明確的目標和詳細的安排,你的執行效率是會不斷提高的。因此,無論是月計劃還是日程表都是靈活的,要根據實際情況調整。不斷的嘗試調整出最完美的時間安排。
下面附上小編九月份計劃完成統計:
硬性計劃完成情況:
順利完成兩篇論文。9月18號在專業課上演講,并展示論文研究成果。9月25號完成投稿文章,30號當晚收到通過初審的郵件,稿件進入終極評審階段。
四本專業書。順利讀完四本專業書,整理完讀書筆記,包括手寫檔和電子檔,電子檔發送給專業導師進行點評,然后收到反饋。
學術會議,歷時三天。參加了優秀參會論文的評選,評選結果將在下個月公布。順便去主宰背景剛生完寶寶的表嫂,這算是個以外的收獲。
彈性計劃完成情況:
因為論文提前完成,所以月末的時候完成了登山的計劃,目標地點在郊區,距離不算太遠,只用了一天的時間。趕在國慶之前欣賞了一下初秋的山景。
去過果戈里書店買到了自己心儀的書,十分開心,這家書店被稱為哈爾濱最美的書店,果然名不虛傳。
另外兩項朋友聚會和簡書寫作計劃。因為9月份三天的中秋假期和是由一起出去吃喝玩樂了一下,每周一次的聚會就更改了。
慚愧的是,九月份大部分的時間都用在了論文的寫作上和筆記整理上,沒有靜下心來在簡書上發表文章。十月份就打算補起來。
看滿山紅遍,層林盡染
沒有目標,不談規劃!也許好多人要問我,這里只有月計劃、日程表,那么有沒有年計劃?時間規劃本身是一項細致的工作,至于什么年計劃,那簡直是瞎扯,一年的時間那么長,需要做的事情有很多,你能在你的計劃里說清楚?在心中有個目標和方向就好,比如這一年我的方向是考研,那么圍繞著考研就會衍生出很多具體的事情,比如復習專業課、怎樣提高英語讀寫水平、面試技巧等等。再通俗一點來說,就是明白你這一年的所有時間都是為了到達一個什么目的。有了目的才會有時間規劃,如果你連個短期的目標都沒有,那么請不要考慮什么時間規劃了,先坐下來好好想想自己接下來該去向何方吧!
親愛的,你不可能成為時間的贏家,但是你可以選擇做時間的管家。學會打理時間是打理人生的第一步。至少,在今后的漫長歲月里,回想往日,不會覺得愧疚,那些上天的恩賜美好時光,終究沒有被虛度。
你不理時間,時間不理你。
以上純屬個人經驗之談,不喜勿噴。喜歡的就點個贊吧,也可關注我交流心得~
厲害的時間規劃師們也請在下方留言,分享你的獨家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