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端午節,這個端午很特殊,知道為什么嗎?不知道的話就聽我娓娓道來吧!
每年我們都吃粽子、看滑龍舟、插艾草。雖然每年都差不多,但今年有點不一樣:我參加了一個環節——包粽子。
早上起床,我和奶奶來買食材:一袋粽葉,一大袋糯米,一些棗子和一捆綿繩。
我家在山西省,喜歡吃北方四角形的粽子。看奶奶包起來也不難,于是我便自己包了一個,多于的地方一剪,再拿線包上,一煮,媽媽奶奶的都沒有露出餡,而我的卻露的只留下了三個大棗,媽媽開完笑旳的對我說:“我們可以喝糯米粥了。”
哎,真是看看起來簡單做起來難。我馬上請教媽媽怎么包。
1.取兩片粽葉,洗干凈,疊加在一起。
2.再將粽葉卷成一個圓錐形
3.在圓錐狀的筒中裝入糯米,將粽葉的另一端翻折過來,蓋在糯米上,立即用手將粽葉的兩側捏下去,剩余多出來的粽葉尖端向另一側折疊。
4.用繩子將粽子綁結實即可。
在媽媽的指導下,我再次包好粽子并滿懷期待的等著粽子煮熟的那一刻。時間一到,“啪”的一聲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生怕這-次也煮壞,我往里一看,沒有散開。我把它撈出解開,撒上白糖,咬了一口,香甜軟糯,這也意味著我的粽子很成功,我心中很驕傲。
這個端午我不僅僅學會了包粽子,還知道了做什么事情都是看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總之這個端午節讓我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