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體治療的哲學背景:
存在主義的宗旨,就是指人作為生命體必須面對的四個命題。
第一個命題就是死亡,這是每個人都逃不脫的命題。歐文.亞隆的《直視驕陽》里的驕陽,就是指死亡就像中午的太陽,一直懸掛在那里,只是人們不愿意直視。
第二命題就是孤獨,這是指我們總是希望在人群中聯系在一起。但是,很多時候,哪怕周圍圍滿了人,但你還是覺得自己很孤獨。你還是一個人,從深層的心里的孤獨。這,就是一種“存在”的孤獨。
第三命題就是自由。很多人認為現在的生活束縛了自己。存在主義認為你向往的自由是不在的。你的自由與束縛,是一輩子的糾纏和命題。
第四個命題就是意義。人們常常問,“活著的意義”是什么?這就是存在主義研究的命題。
團體治療的方式:
由一名或兩名咨詢師來幫助一組來訪者提供幫助與指導。
一組人數最好是6-12人。
咨詢師的手段是非一對一的言語溝通。
當治療過程中出現沉默,甚至集體沉默。咨詢師是不會主動去打斷的。
因為當來訪者從沉默打破時,就是來訪者自己的情況的演示和表達。
也就是,每個小團體都是來訪者在社會角色中的再現。
團體就是從自我暴露,到他人觀察,再到原因分析后的修復,以及最后的經驗移植!
團體治療里的關系
個體:來訪者個體
人際:團體里每一個人都有兩兩關系,除此之外還有一個人和其他人之間的關系。無限的關系里的有限治療。
因此就出現了名稱不同:一對一治療是垂直治療;團體治療其實是碎片化治療,因為每個人在每一次都是有限的治療,通過感悟,沉思,到最后的頓悟,形成成功經驗,最后再把這些整理移植到現實社會關系中去。
作為整體的團體:就是有時候整個團體都出現了同樣的事情!
比如,某次團體的abc都在談論一個事情,比如a說想問桃源三結義,,b說沒有閨蜜的感覺,c說只有和狗說話…
咨詢師從中發現,是不是經過一個階段,大家覺得團體治療沒法深入了?
abc沉思后,發現剛才的說法其實只是一種表象。真正改為深層次的溝通下去。
比如a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a是想和別說好,而b不搭理。
b不搭理的原因是因為a在和b說話時,會讓b覺得類似于父母指責自己的狀態,所以不想接受。
那么治療就可以接著繼續下去。從而讓自己更加好地修復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