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今天晚上七點半,我準時守在手機旁聽了項城課堂網絡共同體課例團隊所進行的觀課議課實踐篇的分享。每位分享者所分享的內容都非常精彩,讓我收獲頗豐。這半年多來,我也一直跟著胡主任進行了《觀課議課與課程建設》整本書的打卡閱讀、激情共讀以及現場的很多活動,同時提供課例給其他老師進行觀課議課,也進行觀察過其他老師的課例。通過觀察現象,總結問題,然后生成問題,最后進行議論這些問題怎樣來解決等一系列的操作,但是對于《觀課議課與課程建設》這本書還有很多問題不是很理解。聽了這次講座之后,讓我對很多問題都有了更深層次的了解,并產生了一些新的看法。
? ? 感到特別激動的是王婷婷老師的分享,她首先表明了思考的重要性,然后以我的課例為代表來描述了觀課議課的思想和方法。她主要介紹了三種方法來對于提出的問題進行討論。
? ? 方法一:課前:統計錯題;課中:學生討論—確定題目—學生講解—老師總結。課后:學生變式訓練。
? ? 方法二:課前,學生統計錯題;課中,老師對同類題進行歸類,并總結知識點,學生根據相關知識點共同理解錯題。課后,老師找出類似知識點,強化訓練,定期周練,糾錯訓練。
? ? 方法三:課前:老師先統計錯題,提煉知識點,發給學生,讓學生在課下看課本或查資料或相互討論,老師課堂上提問。課中:提問學生相關知識點并講解該題目。不足之處可以由其他同學補充或老師補充沒講到的知識點或解題方法。課后:老師查找這些錯誤題的變式題,整理一下印成小試卷,進行鞏固練習。
? ? 其實不同老師的授課方式各有異同。通過王婷婷老師的這次分享,我反思自己的課堂,回顧自己的方法,發現我有很多地方需要借鑒他們,需要對自己的教學進行相關的調整,補充和改善。所以,觀課議課是教師專業成長道路上的有效途徑,在以后的教學工作中,我們要善于使用這個途徑,讓自己能夠迅速成長。
? ? 最后讓我更為驚奇的是,陳大偉教授作為特約嘉賓,給我們團隊進行頒獎,并且做了點評。“一個人可以走的很快,但是一群人可以走的很遠。”相信在糊涂群主的帶領下,我們項城課堂網絡共同體課例團隊在觀課議課的道路上可以越走越遠,越走越穩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