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人物注——據(jù)水斷橋張翼德
筆者沒想到第四個人物筆者就寫到張飛張翼德了,筆者因為一直不信張飛單單是個莽夫,所以筆者為了,寫張飛,還真好好差了一下資料。
張飛,字翼德,公元165年出生于幽州,公元221年死于四川閬中,終年56歲。
張飛是三國時期赫赫有名的蜀漢名將,這位出生于"莊田"之家的英雄,在《三國演義》中被寫成是屠戶出身,形容為剛烈的黑漢:身長八尺,豹頭環(huán)眼,燕頷虎須,聲若巨雷,勢如奔馬。
于是,就有了"黑臉的張飛叫喳喳"的京劇唱詞(語出《說唱臉譜》)。有關(guān)他的歇后語多達二十多個,什么"張飛騎老虎一一人強馬壯"、"張飛戰(zhàn)馬超一一不分勝負"等等,彰現(xiàn)了張飛的威風及鮮明的個性。
其實,大噪門、疾惡如仇?的張飛并不丑,還有文化,能吟詩,還擅長草書,是一位書法家。他的妻子夏侯涓(蜀后主劉禪的岳母)正因為張飛有這樣的才情,才在當初不小心被生擒時默認下嫁。這夏侯涓可是曹魏手下名將夏侯淵的侄女,夏候霸的堂妹,一代嬌女,特別看重男神的英武、帥氣和才情,若張飛顏值不高,只是一個莽夫,斷不可能強娶,贏?得她的芳心。
所以綜上所述,張飛,除了黑了點,可能真是一個帥哥。
下面來說說三國里的張飛,首先,張飛很大方。
劉關(guān)張三人結(jié)義,劉備是賣草鞋的,關(guān)羽是買綠豆的,身上還背著命案,兩個人哪來的錢,剛好遇到了一個只會說“俺也一樣”的張飛,人傻又有錢,這就是一個屌絲CEO,和苦逼COO遇上富二代,然后來他入伙花他錢一樣,反正這憨憨也只會說“俺也一樣”。
其次,張飛很坦誠。
燕人張飛,是一個坦誠的漢子。建安五年(200年),曹操派劉岱、王忠攻打劉備,卻被劉備擊敗,曹操于是親提大軍出征,劉備敗逃投奔袁紹,關(guān)羽戰(zhàn)敗被生擒,張飛被打散,來到一個縣城,遇到這個縣令橫行跋扈,就把這個縣令打死,自己做了縣令,一方面自己招兵買馬,另一方面尋找兩位哥哥,還替縣里的人打抱不平,當他聽說二哥降了曹操之后,更是對二哥大打出手,雖然筆者覺得沒下狠手,但他知道誤會二哥后,也是向二哥請罪。
會有就是面對諸葛亮,新野之戰(zhàn)之前,他還要火燒諸葛亮的茅廬,新野之戰(zhàn),他和關(guān)羽一樣,不服諸葛亮,但當諸葛亮的謀略取勝之后,張飛對諸葛亮可謂是言聽計從。
張飛很勇猛。
所以我要好好說說據(jù)水斷橋,公元208年,曹操追殺劉備,43歲的張飛奉劉備的命令殿后,也是為了接應趙云,在抵擋曹操大軍的"當陽之戰(zhàn)"中,一戰(zhàn)而成名。此戰(zhàn)中,勇猛的張飛只率二十余騎兵士立于當陽,待趙云帶阿斗過去,張飛據(jù)水斷橋,大喊:俺燕人張翼德,誰敢來戰(zhàn)?這一聲怒吼,聲如洪雷,氣貫長虹,頓時,曹軍一員大將,口吐膽汁,落馬而亡,還鎮(zhèn)住了曹操,說:"翼德于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今日相逢,不可輕敵。"便心生退意,劉備從而爭得撤離的時間,順利前往江夏,有了后來的一席之地。
還有張飛馬超之戰(zhàn),兩人后來同為“五虎上將”初次大戰(zhàn),兩人大戰(zhàn)一天一夜不分勝負,要知道,馬超可是將曹軍大將許褚挑于馬下的人。
還有,讓我覺得張飛被黑的最慘的,就是說張飛有勇無謀,可事實并非如此。
建安十七年,劉備受劉璋之邀,入西川幫助劉璋抵御張魯,張飛與關(guān)羽、趙云、諸葛亮等共守荊州。東吳得知劉備入川,派遣大船迎接孫夫人回吳,孫夫人趁機將劉禪一同帶走,張飛得知后,與趙云一起截住孫夫人,奪回劉禪,放孫夫人歸吳。
公元213年(建安十八年),劉備與劉璋決裂,軍師龐統(tǒng)中流矢身亡。張飛、諸葛亮、趙云等領(lǐng)荊州兵入川增援。大軍到達江州,江州守將嚴顏據(jù)守不降,張飛將其攻破,占領(lǐng)江州,并生擒嚴顏,張飛對嚴顏大喝到:“大軍到來,你怎么不投降還敢與我大戰(zhàn)!”嚴顏回到:“你們無理侵奪我們疆土,我們這里只有斷頭將軍,沒有投降將軍!”張飛大怒,令牽下去斬首,嚴顏面不改色大聲說道:“斬首就斬首,你發(fā)的什么怒!”嚴顏拒降的豪氣感動了張飛,張飛將其釋放,并將其引為上賓。
這也讓張飛更快攻克一路城池。
大戰(zhàn)張郃還是很好的一個例子,公元215年(建安二十年),曹操從散關(guān)入漢中,張郃率五千步兵在前開道,曹操大軍進軍到陽平。同年十一月,張魯投降。
同年十二月,曹操因后方叛亂而回師,一方面留夏侯淵鎮(zhèn)守漢中,另一方面命令張郃進犯巴西,數(shù)次進犯巴西郡的邊界。張郃欲把巴西郡居民遷徙到漢中,進兵至宕渠、蒙頭、蕩石等縣,強遷百姓。劉備一方面自己親自駐扎江州,另一方面令張飛駐扎閬中,進攻張郃。
張飛率軍與張郃相拒五十余日后,張飛率領(lǐng)精兵一萬余人從其他山道主動進攻宕渠的張郃,張郃率兵迎擊,山道狹窄,張郃軍前后軍不得救應,被張飛打得大敗,張郃為了逃命,只得放棄戰(zhàn)馬攀山而逃,率領(lǐng)部下十余人逃到南鄭。巴西郡自此獲安。
劉備稱帝,張飛被封為車騎將軍,領(lǐng)司隸校尉,進封西鄉(xiāng)侯。
可之后,就需要說說張飛帶給我們的教訓,張飛的死是為二哥報仇心切,酒醉之后,鞭打手下,張飛不體恤士卒的一貫做法原本讓部屬不滿,這次又鞭打手下,再次激起部將張達、范疆的反感,便悄悄密謀,在張飛起兵前的當晚,趁他在軍營呼呼大睡時,入帳悄悄下手,用張飛隨身佩帶的新亭候刀割其首級后,連夜投奔孫權(quán)而去。
不難看出,他是三國時期蜀漢很難得的文武全才之一,一位有勇有謀的英雄人物。
他的暴脾氣,尤其是憤怒時,控制不了情緒,成了他一生致命的缺陷。
人有暴脾氣,可以理解,以酒澆愁,也是人之常情。只要能節(jié)制,不亂來,或者飲酒后安靜地休息,也無妨。
但借酒滋事,讓暴脾氣任性而為,這就不是小問題了。若經(jīng)常這樣胡來,必然會釀成大禍。
可見,"張飛之死"及后來引發(fā)的連鎖效應帶來的經(jīng)驗教訓值得借鑒,這一慘痛的史實告誡我們:
人呀,有暴脾氣不可怕,但須立說立行及時整改;尤其在遇上令人氣憤的大事時,要壓下滋生的暴脾氣,千萬克制住不良情緒,不沖動行事,不意氣決策,這比什么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