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為目標,分主題按時序組織課程內容,突出歷史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增設跨學科主題學習板塊,注重課程的綜合性;以唯物史觀為指導,精選有助于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歷史觀、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課程內容;增設學業質量標準,使課程目標具體化,便于教學和評價;鼓勵教學方式創新,注重學生自主探究;注重過程性評價,綜合運用多種評價方式改進教學。為實施新課程,教師需要不斷充實中外歷史知識,還要掌握歷史學科思想方法、探究式教學設計要領、學業成就測評理論和方法。
關鍵詞? 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核心素養;內容組織;課程實施
作者簡介?
鄭林/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修訂組核心成員;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教授? (北京? 100875)
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是我國21世紀初開始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要成果。2001年,教育部頒布《全日制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實驗稿)》。之后,于2011年頒布《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2011年版)》。《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新課程標準”)是在2011年版的基礎上修訂而成的。新課程標準總結21世紀以來我國歷史課程改革的經驗,反映國際歷史課程改革的新趨勢,回應新時代對歷史教育的新要求,在課程理念、課程目標、課程內容、學業質量、課程實施諸多方面都有所創新。本文從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的沿革、新課程標準的變化與創新等方面對新課程標準做了分析解讀,幫助教師理解新課標、用好新課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