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中心校繼續在我校聽課,還是昨天的規則,任意進班。不同的是,今天多聽了一節,二年級兩節,一年級一節,而且都是臨聘老師的數學課,用意何在?我心里很清楚,也很贊同!
前三節聽課,最后一節評課,參加人包括三位上課老師,中心校的吳雪峰主任、譚曉峰老師,以及一二年級各自的年級組長。從聽課到評課,雖已落下帷幕,但我的心猶如打翻的五味瓶般郁悶。與其說課不夠好,不如說較差更為恰當。為了不太影響二位年輕臨聘教師的心情,第三節課間,我們評課組基本達成一致,先褒后貶,而且委婉地提出存在的問題,畢竟是缺少教學經驗的年輕臨聘教師,不宜過于苛刻,申主任與吳主任都這樣說了,我也沒再說什么。
評課分三步進行,兩位年級組長先分說各自年級教師的課,吳主任總說三節課,最后我做了小結。
兩位組長因為各自擔任本年級的數學課,所以用簡單而又委婉的語言進行了評價。吳主任雖然是從常年研究初中教學而進去中心校不久,但評起課來,絲毫不外行,比如談起學生的年齡特點,再比如一節小學低年級的數學課上成什么樣?更利于學生學會?他都能說到點子上,不過委婉得已不能再委婉!
劉老師與石老師上的都是《認識時間》,而且用的課件也基本一樣,可以看出二人相互扶持,并肩奮進的狀態,這很好。但我喜歡挑刺,因為我不喜歡埋藏問題!二位老師的數學課用三個詞語概括再準確不過,那就是“容量太大”“節奏太快”“說得太多”,這在劉老師的數學課上體現更為明顯,小小二年級的孩子,學兩個認識時間的例題,再做那么多的練字,小孩子如何能學會?整節課劉老師都是那么地快語,根本沒有孩子們思考的余地,連我聽的都有些犯糊涂,孩子們又如何能學會?四十分鐘的課堂,劉老師幾乎不曾走下講臺,只是一味地講著、講著,講了那么多,其實重點究竟在哪里?孩子們是否真的掌握?這些老師未必明白,你叫孩子們如何學會?石老師的課出現了幾點轉機,一是兩個例題減為了一半,二是老師走下了講臺,走進了學生當中,但還是節奏快,重點不夠突出!
一年級莫老師的數學課,思路清晰,重點突出,學習內容不多,但學習效率挺高,堪稱臨聘教師中的榜樣。然缺點還是有的,比如當到黑板前展示的學生出錯時,一旁的莫老師竟然用手幫那位孩子擦掉了錯的。這種做法你讓一年級的孩子情何以堪?
上午的三節課使我迅速做出兩個決定。一年級魏麗華和二年級張秀峰兩位年級組長,在本周五上午給一二年級全體數學老師分別上一節數學課。本周再忙也必須把全校的作業等常規性任務檢查一遍,而且下午已經從一二三年級開始。
事實證明,我主抓的學校教研工作做得還遠遠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