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成功的爸爸與不成功的爸爸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如果人生注定是一種苦難,你我皆要在這片塵土中掙扎生長,那我所感受的文化熏陶和審美,就是我們殘酷生活中永存的芬芳。為此,一直感染我繼續向前,為了心中的美好,為了追求的桃花源,那里只有鳥語花香,那里四處飄散中我問道的這種芳香。他的古典審美情趣、他的文化素養、他對人生的夢想追求等等都溫暖著我的過去也將浸染著未來歲月,韻味長存,或將使我一生受用,這部分的爸爸是我生命旅途中的一筆財富。
2,
古典審美情趣
小時候,我印象里最深的三個物件:手里的洋娃娃、爺爺的拐杖和爸爸的盆景。有一天下午,陽光特別的好,那個院子里放滿了爸爸精心剪裁好的盆景,爺爺杵著拐杖陪著我和妹妹在院子的玩耍。我聽到了車子上坡的聲音,是爸爸出差回來了,帶來了兩盒蝴蝶夾子,城里沒有賣的。媽媽在旁邊說買這么貴的東西干什么,我和妹妹卻笑開了花,兩個小辮子上一邊一支,我們又跑了起來,蝴蝶的翅膀一閃一閃的,爺爺甜蜜的笑了,媽媽嗔怒的笑了,爸爸微笑了。院里的盆景相態各異、生機盎然,別致的裁剪,昭示著主人對生活的用心,對我們的用心,他們都是爸爸挑選、購買,又親自裁剪的。“墻外行人,墻內佳人笑”,那個午后,永存在我的記憶里。
3,
家族愛意
每個人都是會有圈子的,甚至一出生就先劃定了一個圈子,每個人都圍繞這個圈子盤旋生長。這個圈子是家庭,也是家族,從出生到死亡,我們終歸要回到這里。如果死什么也帶不走,但愛可以成書,就像我現在一直反復記憶著抒寫著我的爺爺。爸爸對家族成員的關心與愛意,家族成員對我們回饋的照顧,伴隨了我二十多年的歲月,我們的家族成員每一家都不太富裕,卻因為彼此的給予、尊重讓我們對家族的興盛與發展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
“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當我為生活做多少的奮斗與規劃,當我因為生活的苦難而氣餒,當我不知道是為什么而努力,這種家族情懷、家庭情懷總能帶我回到原點。
4,
溫柔的幽默
爸爸是一個溫柔的人,這是我們所有人的評價,就算經歷了很多變故,這一點評價始終沒有變過。只是爸爸的好脾氣不僅是天生的,更是伴有修養的幽默,這是他最可愛的地方。爸爸喜歡看很多書,我最驚奇的是,他書本方面記性好確實不是騙人的。
談笑的時候,他總是能給我們講一些幽默有趣的故事,這些故事的順序、名字、數字他總能記得很清楚;我們遇到問題的時候,他總能說出許多哲理的話,這些話的作者、這些話的背景、這些話后面的故事,他總能嚴整有序的給我們娓娓道來。有的時候聽得不耐煩了,兇爸爸幾句,他也總能笑笑的繼續一個人將它說完,這樣的耐性,我是學不來的。
學理科的是爸爸,學文科的是我,而講故事的我卻七七八八總不能說個完整。
5,
規矩與民主
我們家是一個廣納言論、民主開放的家庭,這是我最最驕傲的地方。我們家沒有一個霸道嚴厲的父親,反而有一個溫柔、寬容、能給我們娓娓道來的先生。然而一面民主,一面對我們又有嚴格的規矩要求,比如女生的自尊自愛,比如交友的選擇,比如信仰的堅持。這是我和妹妹性格養成中最滋潤的厚土,讓我們比別的同學更多了許多自然與自信,也是我們如今敢于去表達自己、敢于去評論卻遵守自己原則底線的一個重要養成壞境。
現在我們的家庭還在繼續民主,長大后的我們,更多的參與民主,同時我們也履行著一定的家庭規矩,在經歷各種碰撞、傷痕、成長,革新后,我相信著大家的未來一定會更好。總覺得我的父親也在這種變革著延續著那些優秀的內涵又展現著一種新的精神,“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爸爸半生的曲折沉浮讓我堅定了這個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