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瀉是五歲以下兒童的第二大死因,每年共有150萬名兒童死于此病,當然這是一個絕對數字,因為整個人口基數也很高,只是說腹瀉相對來說是可能會導致并發癥和更嚴重狀況的一個原因,所以我們有必要來更清楚的認識腹瀉。小孩子的問題,只要前面判斷對了,正確治療了,就不會往壞的方向去發展。
從西醫的角度來理解,腹瀉通常是胃腸道感染的一種癥狀,可能會由多種細菌、病毒和寄生蟲引起的。腹瀉是指每天排泄三次以上稀便或水樣大便或者比個人正常排便次數更頻繁,這個算是腹瀉的一個比較準確的定義。
當然對于小年齡段的嬰兒,他極可能在排泄的時候,前幾個月都會出現偏稀的或者不怎么成型的大便,或者也可能一天次數稍微多一點,但是基本上成型的,這種的話,如果你綜合的來看,小孩子并沒有其他的癥狀的情況下面,可以認為是正常的,這點是需要非常注意的,不要以為所有不成形的大便都是腹瀉,特別是母乳喂養的嬰兒,他就是一段時間排泄的是松散的糊狀大便,不一定就是腹瀉。
從中醫的角度。我們先有兩個例子,一個是吃火鍋的拉肚子,一個是吃冰棍的拉肚子,這是大人比較常見的情況,實際上已經講了最重要的概念,所有的疾病現象都是正邪斗爭的產物。所有的疾病現象都是正邪斗爭的產物。所以呢,吃了火鍋之后身體不接受,那就會有拉肚子的現象,吃了冰棍之后導致腹部受寒,然后身體就會出現排異反應,出現排邪的過程,就會出現拉肚子的現象。
然后呢,還有食物中毒也會導致拉肚子,積食也會導致拉肚子,寒濕或者濕熱也會導致拉肚子,中暑也會導致拉肚子,總之是外部的因素以及刺激然后導致身體引發自身的排病反應、排邪反應,自身的抵抗力、免疫力開始處理問題,這個時候會表現出腹瀉的癥狀,當然同時也可能會伴隨發燒、咳嗽等癥狀,這些都是有可能的,看不同的情況,不同的原因會有不同的癥狀。
從腹瀉的這個角度來說,同樣的也是外部邪氣來導致的正氣和邪氣相抗爭所表現出來的癥狀。那么過量的刺激會包括溫度的過冷或者過熱,還有一些對身體有害的物質,比如說是中毒引起的,還有沒有代謝的廢水也會出現腹瀉,身體試圖要把這些廢水給排出來。身體會出現排廢水的情況,通常意味著身體自身的正能量、自身的正氣相對來說比較弱的這種情況,喝進去的水身體不能夠正常的吸收轉化成身體需要的水分,那這個時候有更多的水分需要通過排泄的途徑排出來,這些水分是身體不能接受的,不需要的,那就變成了廢水,身體會想辦法把它排出來,那就會出現拉肚子、腹瀉的這種情況。
食物中毒這種是比較好理解的,積食我們后面再講。
這里有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處理思路需要先給大家講清楚,總結起來就是這么一句話:腹瀉癥狀只是結果,只是一個信號,它顯示身體正在自己處理問題,任何阻止身體本能的處理措施都是在添亂,所以,其實在世界衛生組織的一個引言里面談到,很多腹瀉病人的死亡,是脫水引起的,僅僅通過簡單的口服補液的方法就能夠安全有效的治療90%以上各種病因和各種年齡患者的急性腹瀉。
意思其實很明顯了,就是說,其實很多很多前面所說的可能腹瀉導致死亡的,可能都是沒有有效的干預或者錯誤干預才會導致這種更嚴重的情況,有效的干預或者支持性的干預,包括口服補液的這種方法,其實很多時候靠身體自愈的本能,在你合理的支持的情況下面,就非常非常有效了,如果通過中醫這個的途徑,能夠對癥治療,針對病因去治療,那身體就能夠更快的好轉。
你可能注意到了,在這里我們有提到了正邪斗爭,包括腹瀉發燒等等很多生病的癥狀,都僅僅是一個正邪斗爭的戰場,這場戰爭取勝的關鍵,不是往戰場里扔原子彈,那不叫勝利,那叫兩敗俱傷,而是順勢而為,幫我們的正氣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