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剛參加完M&Y的線上課程,同時在看郭滕尹老師的書《當個有錢人做個情人》這本書,其中有一張是關于【問】,引發我的思考。
我們問什么要提問?是因為不懂?還是因為好奇心?我想兩者應該都有。真正的學習就是在【問】,我們常說不懂就問,不會就學,所以提問比答案更重要,一個好的問題是引發你深層次,深挖內在的開始。
由于提問,讓我們看到了盲區和無知,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也會更加深刻。當然我還有一個感覺,有時候一個問題,引發我去找思考去答案,但是總會感覺這個答案沒辦法滿足這個問題,這樣就會引發出更多的提問,知道一個問題戳中你的內心的感覺,讓你有種通透的感覺。
換個角度來思考,生活中所發生的的一切,是不是由問題而來的答案呢?比如此刻我正在聽音樂,我能從中得到什么呢?得到一份恬靜之美,一份在喧囂的辦公室中的獨自寧靜。這么思考讓我找到了學習者的姿態,如生活處處皆學問,只是我缺少察覺的心。
在書中看到周迅的第一次覺醒,引發我想要覺醒一次的沖動,不能只有沖動,要有行動。
未來10年你想成為什么樣子?
把鏡頭拉到未來,我已經43歲了,已婚,有個BB,出了本書【向前一步,無限可能】,收入已經月入10萬+,英語口語流利,帶領更多的職場女性走出邊界,經常去做慈善。
倒回去42歲,就需要經常參加國際會議,出國參加培訓學習,或者去培訓其他國家的人。就需要去貴州做慈善幫助更多的人走上富中富,幫助很多國內女性走出約定俗稱的標簽。
倒回去41歲,就需要英語口語過硬,在內地有影響力,在內地經常性去做培訓,有自己的核心TEAM。
倒回去40歲,需要經常性的參加國際學習,甚至是出國留學,找更高深的教練來修心,穩定內在認知的根基,就需要會會獨立思考,會有批判性思維。
倒回去39歲,有家人的支持,有了自己的工作室,專做個人成長咨詢和領航教練帶盤,喜歡那一尺寬的講臺,希望播種愛。
倒回去38歲,還在已經稍微大一點,有更多的時間來服務更多的青年朋友,在初步策劃成立工作室,準備招兵買馬,把價值觀相同的人篩選出來,組成核心隊員。
倒回去37歲,已經實現寫作變現自由,把本職工作辭職了,出了一本【向前一步,無限可能】的勵志書,影響到大批的年輕人,有了一定的粉絲流量。
倒回去36歲,有了孩子,有了愛人的支持,本職工作已經做到了管理層,很順利的帶團隊,被動收入已入過萬,副業領航教練帶盤,領航領的是人心,同時做個人成長的教練幫助一萬人走出心靈的困境,公眾號可以帶廣告了。
倒回去35歲,已經結婚,準備要個孩子,每天瑜伽健身,要做到到死都是一個身材,不要發胖喲,工作升級到了操作經理,還是個基礎中層管理者,已可以獨立的帶盤,有了自己的帶盤小圈子,公眾號有人打賞了,開始有固定的粉絲進來了。
倒回去34歲,開始破圈,做想做而一直不敢做的事情,就是走出舒適的城市,去快節奏的二線城市,破圈層大膽的接觸更高層的人,不害怕被拒絕,開始更新公眾號,為了穩固公眾號的流量,提升自己的文筆,去學習練習寫作。
現在此刻當下的我33歲,開始邁出了改變的第一步,離著34歲的我的要做還差很多,但是那是我的目標,離著43歲的我差距更大,但是那是我成功的畫像成就的圖像。,
那么此刻我需要打地基,學著輸出倒閉輸入,學著用提問來深挖問題的本質。
一個人的成熟體現在能看到事情的本質,叫看透不說透,學著用WHY引到我的內心,并開始踐行。此刻我就需要學英語,隨時把英語碎片化,把復盤正規化,把思考文字化,把聯結實質化。去除私心的分享我的所得,讓跟多人看到我的變動,把我的變態變成常態。
總有個夢想指引我前行,就像我小時的夢想是葬在八寶山革命烈士墓,從沒有覺得死可怕,因為在哪里的烈士都是死的偉大,值得我們紀念一輩子,我也想做那有被紀念一輩子的人。
所以我選擇了改變,從來沒有改變是不流血的,可能43歲的目標隨著年齡的增長會有變動,但是總的價值是不會變的,我會用我的愛去燃燒更多的人。
行動就是力量,當你沉浮下來后,這句話是非常有力量了,會連接在你的內心,帶著愛去行動吧。
我是KK,我在成長的路上不再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