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工作和考研的選擇題
根據我之前在網上的查詢,工作之前取得的學歷是第一學歷,只要有工作經歷,再考研都是在職考研,取得的學歷叫最高學歷,但是現在好像也在淡化第一學歷和最高學歷的說法。
但是工作之前的學習和邊工作邊學習的效果肯定是不一樣的,如果選擇工作,也要全力以赴,特別是對于自己的第一份工作,更要珍惜,第一份工作什么狀態,以后的工作幾乎就是一樣的狀態。
里爾克:
誰此時沒有房子,就不必建造,
誰此時孤獨,就永遠孤獨。
所以,想著邊應付工作,邊考研,想把工作和學習都做好,難度是加倍的。
無論工作還是考研,都應該是在充分調查、論證并考慮最壞結果的基礎上的選擇,都是一種積極的迎戰,而不是消極逃避,不是匆匆忙忙的選擇,之后遇到諸多困難又后悔不已。
詢問一下學長學姐們,之前你們學校畢業學生的就業狀況,參照他們的就業經驗可以讓你少走彎路。
要畢業了,有必要打開自己,與這個世界產生一些必要的鏈接,不要太在意面子,不要玻璃心。我在南明的時候,團隊經常強調讓我們打開自己,不要怕暴露自己。
生命就像降落傘,只有打開才有意義。
魏老師舉過一個例子:
有一個網友家在武漢,自己在廣東教書。年齡大了,多大我不知道,反正家里人覺得她應該結婚了。她一直沒有遇到合適的人,家里給介紹了一個,有點逼婚的意思。她就很糾結,無法做決定。結吧?覺得自己并不愛那個人。不結吧?自己老大不小了,也不愿意孤身一人。然后,向我咨詢到底應該如何選擇。
我說你結婚或不結婚,不關我的事,我也沒有什么好的意見。但我要指出的是,無論結婚或不結婚,你必須學會接受現實,并在你選擇的生活中去追求幸福。什么意思呢?如果你選擇了不結婚,除非遇到真愛,否則獨身。那么,你就必須接受獨身生活,并充分享受獨身帶來的便利或者說幸福。獨身的壞處,你要當成成本接受下來。就像你選擇了住在北方,就得接受北方的干燥和寒冷,選擇了住在南方,就得接受南方的潮濕和炎熱,這就是生活。
同樣地,如果你選擇了結婚,你就要努力地相信對方,去付出你的愛。你的愛未必會喚起對方的愛,可能喚起的,只是對方對你的好感,這已經足夠了。最糟糕的情形,是你選擇了一種生活,又念念不忘于它的壞處,不愿意接受它,這樣,就容易形成怨婦情結,是人生不幸的根源。本來你一個人過著,挺自在的,你偏偏怨天尤人,覺得別人都成雙入對,你怎么這么悲慘?別人家暴的時候,你未必看得到。同樣的,你明明選擇了嫁給一個人,結果你對他各種不滿意。最后,好好的婚姻,也可能被你毀了,反過來,又驗證了你的不滿意是對的,何苦呢?你既然選擇了他,就在關系中積極主動地投入。這樣,會讓關系變得更好,至少不那么糟糕。這就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
選擇考研,就積極準備,憑你的學習力,我相信還是有機會沖上去的。反過來說,失敗了又怎樣?張瑞展、鄭欣宇不是都選擇了二戰嗎?
世間沒有不好的事情,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因為……,所以我不能。”
“縱然……,但是我還能。”
這是兩種不同的生活態度,你的選擇是什么?
關于工作,我比較欣賞魏老師女兒留學期間寫的一篇關于打工的文章《打工記》。她去年在上海入職了,媽媽在文章中如此說:
她終于順利研究生畢業了,老媽懸著的一顆心稍稍安了;
她終于順利入職了,而且表現還不錯,老媽更是安心了。
那天,她說:“老媽,我每天到公司都是最早的那一個,然后是我們一個經理,再然后是另一個領導……”
自從入職以來,她幾乎天天加班,周末也難得休息。但我幾乎沒聽到她抱怨過。
她說:“我們新入職的一個女生躲在廁所哭,她又不加班,加班的是我……我都沒哭”我心想:“你可能也會哭幾鼻子的……”于是,每天想象著她哭鼻子的樣子。
?? 她說:“每天都有新驚嚇”,我就忐忑,結果她又說:“我一個一個都克服了,每天都在學習新東西。”
女兒確實讓我刮目相看。她沒有我想象中那種脆弱,也沒有我想象中那么笨拙。她每天都笑嘻嘻地——笑嘻嘻地加班,笑嘻嘻地學習。她的堅強和學習力都超出了我的想象。
讓你考教師資格證,并不是讓你畢業就直接去學校求職,畢竟你不是師范專業,而且我們也沒有堅持讓你考師范院校啊。
根據我們了解到的情況,結合目前的經濟形勢,特別對于女孩來說,教師是個不錯的選擇,去年不是有“名校畢業生(包括清華、北大)扎堆中小學當老師”的新聞嗎?
但教師肯定不是你的第一選擇,而且教師行業現在也趨于飽和,也不像你想像中那么好就業。露靜是師范學校畢業,幾次考招教都沒考上。學校的特崗老師是把一本幾厘米厚的書都背完,還有面試,也很不容易的。
只是,在非師范專業還可以考教師資格證的時候,先考個證,將來也是一種選擇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