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生活在世界底層的特蕾莎,接觸的是骯臟的靈魂、陰暗的生活,她的靈魂是孤獨的、冷寂的,一旦被陽光照射,那就是毒品一樣的影響:成為失去自我的癮者。
托馬斯是特蕾莎的解藥也是海洛因。
她相信緣份,他坐在六點鐘方向,她工作六點鐘下班,他六點鐘離開,剛好耳邊響起她愛的音樂,剛好一抹夕陽照射在他臉上,一切都是剛剛好!
于是,她義無反顧地去找他了!帶著那本書。托馬斯是個治病救人的醫(yī)生,也是特蕾莎人生的醫(yī)生。一時的心動,成為扭開她一輩子的鑰匙。不知重回那天六點鐘,她是不是還希望遇見他?
他們同時入睡,同時醒來,特蕾莎有了份新的工作,她前所未有的高興和滿足,這是她鼓起最大的勇氣換來的,可卻也是托馬斯惆悵的。
和特蕾莎在一起好呢?還是一個人好呢?
對于一個永遠(yuǎn)追求自由的人來說,托馬斯最終還是逃避了。這個時候他是快樂的,家里有個對他死心塌地的特蕾莎,同時他還能享受性友誼的樂趣。無需承擔(dān)承諾的重?fù)?dān),他當(dāng)然是自由的、快樂的。
然而又令他煩憂的是,特蕾莎太愛他了。
她嫉妒了。
她聞到了他發(fā)絲上女性的味道,她做夢了,托馬斯和他的情人在她的面前做愛,笑得那么燦爛與傲慢,她哭泣著驚醒!
她痛苦著,囚禁在自己的靈魂里。她爆發(fā)了,也痛苦著托馬斯!
她離開了!
那是短暫的!
還是離不開對方,那就試著改變吧。
愛和性是可以分離的,那么試試看?風(fēng)流韻事與愛情毫不相干?風(fēng)流之輕松,了無負(fù)重?如今她是不是比較心靜了?
根本不是。
“愛情的誕生就像這樣:女人無法抗拒呼喚她受了驚嚇的靈魂的聲音,男人無法抗拒靈魂專注于他聲音的女人。在愛情的陷阱面前,托馬斯從來不是安全的,她只能每時每刻為他擔(dān)驚受怕”。
她也做不到愛與性分離。
除非她不再愛他,然而
不可能
……
托馬斯心想:跟一個女人做愛和跟一個女人睡覺,是兩種截然不同,甚至幾乎對立的感情。愛情并不是通過做愛的欲望(這可以是對無數(shù)女人的欲求)體現(xiàn)的,而是通過和她共眠的欲望(這只能是對一個女人的欲求)而體現(xiàn)的。
鄉(xiāng)下,托馬斯在修卡車,特蕾莎發(fā)現(xiàn)他老了。她如愿以償了,因為她一直希望托馬斯變老。
不論愛情與生活,壓力和責(zé)任讓我們更貼近于生活,感受生命存在的真實意義;當(dāng)舍棄了應(yīng)有的承擔(dān),生命或許不再自由,而是輕飄飄無所定處。站在選擇的路口,你會傾向于輕或重?
(注:節(jié)選自米蘭.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