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zhuǎn)眼之間,學習理財已經(jīng)好幾年了,看到好多財友分享自己的理財故事,忍不住也想寫寫自己,看看通過學習理財,都給自己帶來了哪些變化。這不是一個屌絲逆襲的故事,也不是烏鴉變鳳凰的神話,只是說明一點:一個人無論底子有多薄、基礎有多差,只要肯學習、肯改變,雖不見得能取得多大成就,但一定會獲得不一樣的成長。
言歸正傳,當年的筆者可是一枚純正的屌絲,我甚至認為屌絲的標準就是照著我的條件來制定的,簡直不能再適合了。作為本應該走在時代前沿的85后,卻完全與時代的發(fā)展相悖,思想也是相當保守,土的掉渣,工作前甚至還沒有用過銀行卡,記得剛?cè)肼毜臅r候,內(nèi)勤大姐要我們提供某行的賬號發(fā)工資用,其他人都提供的卡號,就我一人給的存折,當時大姐就暈了,心想現(xiàn)在的年輕人還有用存折的!幾年后,幾百號人的公司為我們這不到十個一直用存折的人統(tǒng)一換了銀行卡,存折這才退出我的歷史舞臺。(PS:我們這用存折的人要么是快退休的大叔大姨,要么就是干了十幾二十年的老員工,年輕的就我一個,現(xiàn)在想想還挺奇葩)
剛參加工作的我一窮二白,又是單身狗一只,生活單調(diào)而乏味。雖收入不高但開支也少,每月倒也有些結余,那時的我不太會理財,基本上還采用上一輩的理財方式,買國債和存定期,由于用的是存折,存取都不太方便,便索性一次性取出點錢來幾個月都不取,等存折上的余額夠1萬,就去銀行存?zhèn)€半年到一年的定期,或者買3年和5年的國債,除此之外,木有其他理財渠道,動輒5萬起的銀行理財對于我來說簡直高不可攀。
時間一晃來到了2013年6月,有一款產(chǎn)品橫空出世,沒錯就是大名鼎鼎的余額寶,不同于現(xiàn)在,那時的余額寶還是個新鮮事物,還沒多少人認可,我查了查資料,知道它本質(zhì)上是個貨幣基金,一看基金兩個字,頓時感到后怕,因為家人在07年大牛市的尾巴滿腔熱忱買入基金,不曾想被深度套牢,滿滿血淚史,搞得我一度認為基金都是來騙錢的,所以一開始并沒有進入。
時間又過了半年,都說:“你不理財,財不理你”那時的我手中可支配的資產(chǎn)漸漸增多,已不再滿足于銀行定存和國債穩(wěn)健的低收益,開始有意識的學習理財知識,看一些理財?shù)臅犚恍├碡斨v座,在各大理財論壇潛伏,而當時余額寶也漸漸走紅,于是我拿出幾百塊錢試水,剛買的一段時間里,我每天早晨起來第一件事就是打開手機,與其說是看收益,不如說是看錢還在不在(沒辦法,掙的都是血汗錢,可不能有閃失——典型的屌絲心態(tài)~~)。隨著認知的提高,對余額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漸漸加大了投資,也買了很多類余額寶的產(chǎn)品,恰好趕上那段時間銀行鬧錢荒,貨幣基金收益率直線攀升,達到6-7%,堪稱屌絲理財神器。我在這一波浪潮中多多少少也沾了點光。另外,我還把我買的所有貨幣基金都記錄在一個EXCEL表格里,每天記錄萬分收益和七日年化,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并一直記錄了很長一段時間。
現(xiàn)在看來,這種做法有點笨,雖然萬分收益和七日年化會有一些波動,但長期來看,貨幣基金的收益基本上大差不差,挑幾個用的順手的,提現(xiàn)快的做日常現(xiàn)金管理就足夠了,沒有必要用這種笨辦法來記錄。但是這個笨辦法對當時還是理財小白的我起了很大的作用,我第一次發(fā)現(xiàn)了理財?shù)臉啡ぃl(fā)現(xiàn)除了銀行定存和國債之外的理財世界,更加堅定了我學習理財?shù)男判摹?/p>
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