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話題從接觸商學之后開始,很早大腦中就在縈縈繞繞,周日在上海聽完了先生的這節大課,借著完成作業的契機,便正好整理整理自己的思緒了。
“好產品改變世界”,這是產品經理行業最愛自詡的的一句話。作為曾經程序員的我,自然也深刻的認知“程序員改變世界”。每個職業圈都有著洋洋得意的自我職業肯定。但今年接觸了商學,我發現資本的力量也是可以改變世界的。那到底什么是最重要的?什么才是問題的根本?
企業的生存源于其能夠或者讓別人相信能夠為社會創造價值。企業給社會創造價值源于企業提供有價值的產品或者服務,產品或服務存在的意義是解決用戶的需求,為用戶創造價值。產品或服務被用戶使用這個結果中需要采購、研發、生產、營銷、銷售各個流程的人緊密協作。而這些人的協作又需要組織的建立、組織間協作關系的建立。組織的建立源于個體。個體參與組織源于組織給個體提供其需要的精神價值與物質價值。精神價值的提供源于企業的愿景、價值觀、管理制度乃至企業文化、人文關懷。物質價值便是赤裸裸的金錢誘惑(工資、期權、股票、物質福利等)。
從上面的推導來看,在企業給個體精神價值與物質價值的基礎之上,企業利用個體的價值創造企業的產品或者服務價值,并與社會進行價值兌換,最終實現企業的生存。
探討一個東西之前,避免混淆,先進行概念定義。
- 產品運營:是通過改善內部經營管理,提高企業資源優化配置來增強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能力。
- 資本運營:是通過資本市場尋求企業重組和擴張。
蘋果,向來是產品運營的教科書式案例。喬布斯用他對產品苛刻的要求,打造出了IPHONE,繼而成為了全球最高市值的公司,這是產品運營的極佳例子。
而資本運營不得不說的,便是當今中國的樂視,通過一路產業邊界躍遷,一度躋身于中國市值排名前五大的互聯網公司。
它們各自通過不同的方式,成就了自己的偉大,都同樣讓人尊敬。
組織的創立之初,目標自然是是通過產品和服務去為社會創造價值,那么早期是走產品運營的路線。在產品不斷占據市場之后,產業市場有著不可逾越的邊界,你的增長曲線越來越平緩。這個時候通過內部運營效率的優化,也無法有效解決外在的宏觀環境問題(產業走向衰退)。這個時候將注意力從內求轉為外求,將企業的經營從產品經營轉向資本經營,推進產業和資本的良性循環,實現新一輪的市場增長,進而繼續保持企業快速成長。
我們當今都在花著未來的錢。在股票市場上,大多數人對未來抱有樂觀的態度。企業只要有美好的虛構故事,便可以吸引到資本向其傾注,資本是企業成長的加速器,也是決定企業生存的評審團。
投資家索羅斯的二個著名觀點:
“雖然股票市場的估價幾乎總是失真的,但有時這種失真卻具有左右公司價值的潛在力量”
“企業的價值是其未來現金流的折現,但其未來的現金流又往往取決于其今天怎么被折現。”
市場表現與市值表現對于上市公司來說,都極其重要,相交相融,不可或缺。如果一家企業專注于提高市值以期望從資本市場撈錢,或者僅專注產品企圖通過產品市場實現營收,都不是穩定長久之策。
產品運營與資本運營沒有誰更重要的問題,只是企業身處不同階段的發展策略選擇問題。
作為一個產品經理,如果重心沒放在如何做好產品的方向上,那么一定程度上也算是追本逐末。但是或許跳出產品經理的思維框架,去用一種更加宏觀的視角去審視產品,也會有一些不一樣的感受。來商學院讀商學就是這樣的目的,去接觸一些更加多元的視角(國勢、資本、產業、金融),幫助形成一種更加完備的思考框架。
術業有專攻,各有各自的側重點,作為上市公司CEO,你就兩邊一起抓,作為產品經理,你就努力打造一個好產品,作為程序員,你就努力寫好一個每一行代碼。沒有誰更重要的問題,因為每一個角色都是不可或缺的一員,每個職能都同等重要。只有身居這個位置的人,有誰更不可替代的問題。那么我們就努力,讓自己變成更加不可替代的自己。
寫作時間:
2016年10月18日19:13:43 -2016年10月18日20:17:50
2016年10月19日19:29:10 - 2016年10月19日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