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遍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我其實沒太看懂。我知道主角有雙重人格,也知道他的日常就是自己打自己,自己和自己斗爭——我承認它構思精巧懸念恒生反轉驚人,但我那時候還是沒太懂,它想表達的真正含義。
但是逐漸長大,逐漸對主角的生活有所體驗之后,我漸漸對電影有了自己的想法。
主角一開始是個再普通不過的小白領,日子貧乏單調而無趣。他重復著每一天,循環著每一年,不知道自己的人生有什么意義。可能只有陷入按部就班的人生,丟掉張牙舞爪的鋒芒,失去孤注一擲的勇氣,才會愈發想要改變這個一成不變的自己。他接受了自己的渾渾噩噩,但他的心底還是不服氣臣服于平庸。于是他分裂出了另一個自己,一個想要找到人生意義的自己,一個與全世界作對的自己。
但他真的找到人生的意義了嗎?面對普通平庸的生活,難道重拳出擊就是最好的辦法?
我不覺得。的確,毀滅很爽,爆炸很爽,發泄很爽,推翻一切很爽——但這難道不是一種毫無邏輯的瘋狂嗎?我很欣賞主角最后的做法,他一槍戰勝了自己的心魔,真正奪回了自己身體的主導權。他不再是個唯唯諾諾的小白領,也不再是個瘋狂可怕的黑社會頭子,他身上的理性與感性融合了。當他牽起瑪拉的手一起欣賞自己最后的“杰作”時,我覺得他是個找到了人生意義的人,那就是與所愛之人一起,認真努力地活著。
在這樣一部壓抑低沉的片子里,我看到了人性的復雜與光明,也想說:對生活重拳出擊并不是解決一切的最好辦法,自怨自艾顧影自憐有時與無病呻吟無異。你以為你過著單調重復的生活,但只要你用心觀察,沒有什么是一成不變的——今天開的花與昨天開的不一樣,今天的你也與昨天的你不一樣。只要尋找人生的樂趣,就不會有無趣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