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書的目錄為 前言、第0章困境、第1章醒悟、第2章現實、第3章任務管理、第4章學習、第5章思考、第6章交流、第7章應用、第8章積累、 第一版推薦序、致謝。
本次任務:第二章 ?現實
包括六小節 1.速成絕不可能 ? 2.交換才是硬道理
3.完美永不存在 ? ?4.未知永遠存在
5.現狀無法馬上擺脫 ? 6.與時間做朋友
這次任務共21頁,用時一個半小時的時間。
在第一章里講了心智開啟的重要性。第二章列舉了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很多種不接受現實的表現,一是速成心態,二是不勞而獲心態,三是完美主義心態,四是不能留白心態,五活在他處心態。針對這些現象作者進行了本質分析提出了對應的解決辦法,一語道破本質:唯有接受現實才是正道。
我想這一章內容值得我們反復閱讀,很多我們遇到的問題都可以在本章中找到答案。下面列舉一些現象試著用李笑來老師的話進行解答。
一、買了很多的書,報了那么多的課,為什么越買越焦慮?
這是目前很多人面臨的現狀,買買買的初心是讓自己成長,如果讓自己成長的話需要內化很多的知識,這需要兩步走,第一步先購買,首先自己在形式上要擁有這些知識,第二步需要將這些知識加以消化、吸收、應用于自己的工作、生活中。只有兩步都做到才能實現自己的成長。
每個人都有希望自己的欲望馬上得到滿足的天性,面對希望自己成長的欲望,兩步走中的第一步的實現簡直太容易了,只需要下單付錢就可以實現。于是在購買之后我們每個人的心理得到了很多的滿足。那個小我有些激動,看,我正走在自我成長的金光大路上。但是自我成長需要堅實的走完第二步才可以實現,首先要保證足夠的時間聽完課,看完書,與此同時還要做必要的筆記,將新知識消化、吸收,與原來的知識體系融合,并且還要應用于自己的工作與生活。面對著這些細工慢活,需要進行時間的投入,且平衡與生活其他活動的關系,小我隱藏的不耐煩情緒爆發,結果是很多東西買了不用,進一步導致焦慮、郁悶、內疚。
對于這些心態,李笑來老師說的斬釘截鐵,速成絕不可能,有些階段無法跨越!
出路在哪里?接受現實,與時間作朋友。就像莊稼的收成,需要春天播種,夏天耕耘,秋天才能收獲。無視萬物生長規律,想要春天播完種,接著進行收果,必然會違反自然界的規律。
二、對自己正在從事的職業不滿意,周邊的人和事都不喜歡。于是心懷夢想,早晚都要脫離這個鬼工作,工作態度本質上是騎驢找馬。
這個現象真的擊中很多人的痛點,李笑來老師的分析及解決方式需要反復精讀。
當一個人開始從事一個職業的那一瞬間,只要他足夠認真努力,那么他的能力就在不停地積累。然而如果這個人實際上向往的是另外一個職業,那么他的所謂夢想幾乎必然使他在當前這份職業上心不在焉。其實,這世界上很可能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職業幾乎只依賴積累而已。于是,天長日久,此人在當前這個職業中將越來越落后于那些認真做事的人。而這樣的時候,此人并不會因為自己的落后而奮起直追,反過來,更可能的是把反正我的夢想不是這個當作借口。無論對誰來講,想進入自己的夢想職業都是成本高昂的。而一晃幾年過去之后,事實上此人在他的所謂夢想職業中的職業經驗積累依然等于零,空有夢想而已。另外一個他更可能寧愿視而不見的因素是那些早已在他的所謂夢想職業中拼搏努力的人這些年已經積累了無數經驗,磨練出了他現在依然在圈外不可想象的各種能力。就算有一天,此人有足夠的運氣忽然能夠進入了那個他夢寐以求的領域,很可能還是會發現自己竟然一無所有,毫無競爭力,最終只不過是一切清零,從頭再來。
心懷夢想的時間越長,它的沉沒成本越高。最終,很多人都在無意之間被自己的夢想所綁架。所以說,很多時候,對很多人來講,所謂夢想也許只不過是陷阱。
越是不滿現狀,擺脫現狀的欲望就越強烈,而這種欲望會讓一個人最終迷失方向。因為無論是誰本質上來看都無法做到??擺脫現狀,因為每一時刻的現狀都是過去某一或者某些時刻的結果,而每一時刻的現狀都是未來任一時刻的原因—沒有人能夠逃脫現實的束縛。
對現狀不滿,急于擺脫現狀,往往是常人最常不知不覺就掉進去的陷阱—盡管偶爾這也是少數人的真正動力。接受現狀才是最優策略,有什么做什么,有什么用什么;做什么都做好,用什么都用好。不要常常覺得苦(那樣的話就會忍不住顧鏡自憐,浪費精力與時間),而是要想辦法在任何情況下找到情趣—快樂是一種本事。
接納現狀,熱愛生活,不在意外界的影響,專注做事而心無旁騖,良性循環之中,就會步入優秀人士之列。
生活的本質就是這樣,你想要什么它不給你什么。擺脫這個死循環的方法只有一個,你給我什么我就用好什么,積累到一定程度我再去換能換的東西。要不斷想辦法運用心智的力量去識別那些死循環、惡性循環,然后在好像不可能的情況下跳出去。出者生、困者亡。
跳出去的方法倒也很簡單。拿出一張紙將其劃分為左右兩個部分,左邊標題是“我有的”,右邊標題是“我要的”。逐一羅列。而后盡量客觀地判斷,“我要的”那些有哪些是用“我有的”無法換取的——劃掉。再仔細判斷剩下的能用“我有的”換取的那些“我要的”之中究竟哪些是必須的、必要的、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加上重點標記,比如星號。偶爾,會有一些“我要的”用目前“我有的”是換不來的,卻又是必須必要甚至不可或缺的,那就要認真考慮一下要用怎樣的手段再積累一些“我有的”以便有足夠的資本換取那些“我極其想要的”,另外一個輔助手段就是在想到“我要什么”的時候,馬上提醒自己要花上三倍的時間去想想“我有什么”。后者會在轉瞬間就讓你“腳踏實地”。
下步行動:盡管現實總是如此難以接受,堅強的我們卻應該坦然。
必須接受種種現實,包括“速成絕不可能”、“只有付出才有收獲”、“完美用不存在”、“未知永遠存在”、“現狀無法馬上擺脫”,這些都既清楚又簡單。不僅要接受,還要牢記;不僅要牢記,還要堅信,不容得半點動搖。時常把自己的一些念頭記錄下來,然后與這幾條現實對照,看看它們是否與這些現實相符。你會跟所有人一樣,常常發現自己在不知不覺之間就被一些實際上完全不現實的念頭所左右。這是正常的。但,通過時不時的記錄、思考與反省,你會越來越善于甄別那些不現實的念頭,進而擺脫他們的影響。這就是差別:很多人一生都不知道自己究竟有多么地不現實。百分之百接受現實也許痛苦,但沒什么別的辦法。正如鳳凰涅槃,只有浴火才能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