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句比較有意思的話——年輕人要敢于“掀桌子、不講武德”。
意思即是,鼓勵年輕人要創新。
這不同于我們平時口中說的藍海行業,而是在同一個行業里面,通過改變原先的做法賺到錢。
這個讓我想起了去年的一個主題——V 先生的120種生意「要素」連接關系。
即不同行業、不同領域之間建立連接,就能產生多個新的賺錢方式。
說到底,就是新瓶裝舊酒的底層邏輯。
也就是說,創新需要用特殊的辦法,將原始生產要素重新排列組合,從而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我們從遠古時代,進化到現在的科技發展社會,很多東西都是在原有的基礎上,不斷創新而發生變革的。
比如說,買賣商品。
以前人們都是通過趕集、到店購買完成交易,到后來的線上商城 App 網購(B2C、C2C),再到線上到線下服務(O2O),交易方式一直在創新,而且越來越便利。
之前我遇到一家專賣粥的早餐店,粥有很多種類,比如小米粥、八寶粥、香菇玉米粥等等都有,生意蠻好的,但老板忙活了一個早上,也只能賺到幾百塊。
因為早餐吃粥的人沒有比吃包子、炒粉的人多,所以只要提高店里的客量,收入就可以提高。
那怎么提高?
有一天,粥店的老板看到隔壁街賣生煎包的生意也不錯,于是去他那里打聽一下包子的價格、原料等等。
生煎包子鋪賣給顧客一個包子是 2.5 塊,成本 1.5 塊,包子鋪老板跟粥鋪老板說,如果他批發一定數量的包子,就按批發價 1.8 塊給他。
粥鋪老板要了一批生煎包回來后,接下來就是拿到早市上去賣。
你以為老板改行去賣包子了嗎?并不是,自家的粥也要賣。
以前粥老板只賣粥,只有想喝粥的人過來買,但現在如果有包子買了,別人會不會順帶買粥?
也不一定,可能別人只沖著包子去了,粥還是照樣沒賣出去。
此時,老板換個思路,生煎包 2.5 一個,現在只要買一份粥,包子就只需要2塊錢。
包子只賺了 2 毛錢,忽略不計就是不賺錢,但粥老板可以通過賣一杯粥賺到2塊錢的利潤。
在這里,這種創新方式就是捆綁銷售,如果單獨買粥和包子,會導致粥賣不出去,如果采用捆綁銷售的方式,庫存清空了,錢也賺到了,達到了“ 1 + 1 > 2 ”的效果。
其實捆綁銷售是超市里很常見的一種售賣方式,只要我們留心觀察超市里的商品價格設計,說不定也能套用在自家的生意上,這也是跨領域商業模式的創新。
通過上面的例子,我們都可以看得出來,他們是怎么創新的?
1、首先產品的確滿足用戶需求。
2、都優化了利益相關者的交易方式和結構。
最后,還想說的是,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太陽底下都是新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