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徽杭古道西起安徽省徽州績溪縣伏嶺鎮,東至浙江省臨安市馬嘯鄉,全長15千米,是古時聯系徽州與杭州的重要紐帶。古道大多以青石板鋪就,其間輔以清澗小溪,綠帶衣裝,花紅點綴宛如欲說還羞的江南女子。但有的地方則以大小不一的山石嵌地,想必是就地取材。這種石頭質地堅硬,外表棱角分明,鋪的亦不規整,透著粗獷、不羈、豪放,又似有遠大志向卻不拘小節的漢子。古道兩旁則是接連不斷的群峰溝谷,老卻不朽,危而不倒,有一種歷經風霜的美感。 徒步徽杭古道,感受行走的力量,讓心中的情懷落地。說走就走,9月24日早晨5:12的火車,夜里3:40起床。由于昨晚聯系了一位出租車師傅,然后買了水和吃的東西,變回去躺在床上了。半夜在鬧鈴和電話聲中睜開睡眼起床了,收拾一下背包下樓,師傅很準時的在樓下等我。到火車站進入大廳開始候車,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原本4:50開始檢票的顯示屏突然顯示火車晚點37分鐘,頓時內心有些擔心,之前的計劃也只能當做計劃了(之前做了攻略,差不多5個小時走完。5:12發車,8:25到績溪,吃個早點。然后,9:30開始進入古道。如果一切順利正好趕上昌化到杭州的班車)。 ? ?
? ? ? ? ? 經過3個多小時的車程,終于到達績溪。下了火車第一件事當然是拍照了,嘿嘿!績溪縣城的火車站挺小的,下了車查看了一下攻略(走出車火車站,向左行走大約10分鐘到績溪汽車站。途中與一對年紀較大的夫妻一起行走到車站,他們說徽杭古道之前已經行走過了 ,這次去龍川游玩)。小巴車載著我們一路向龍川、古道方向駛去。一路上都是鄉村公路,司機師傅技術嫻熟。10點不到,司機說古道到了,我獨自下車。剛下車看到一隊徒步小團隊,跟著他們一起來到古道售票處。期間我從當地一位老奶奶手中買了一根登山手杖(這跟手杖隨我一起徒步、轉車、出租車、公交、地鐵、火車然后跟我一起回家)
買完票差不多10:20左右的樣子,然后進入古道,開始徒步。跟大多數人一樣,我選擇從安徽績溪開始徒步至浙江臨安永來村結束。全程路線如下:江南第一關--施茶亭--黃毛培--下雪堂--上雪堂--藍天凹,然后沿著山路一路下山至永來村出口。由于我想當天就趕回安徽蕪湖,所以,路上也問了一些驢友,他們普遍都告訴我有點難,都建議我在山上住宿一晚,明天起早再繼續走。為了能趕時間,我一路上很少長時間休息。在江南第一關,停了腳步,喝了幾口水,眺望來時的路之后,我便繼續背上背包開始下一段路程--佛張峰。過了天下第一關之后,不用爬石階了,前面是一段稍微平坦的小山路。到了佛張峰用溪水洗了臉,拍了照片之后,跟著驢友一起徒步施茶亭。在施茶亭也只是進行稍作調整,補充點能量和水便向著前方出發了。這一段路,遇到了一個公司5-6人團隊,一路徒步,一路聽著他們說著對古道行走的感受。
從施茶亭出發大約11:00左右的樣子,等我徒步至下雪堂時已經是12:15分左右了。中途基本都是山路,體力消耗也逐漸加大,攜帶礦泉水還剩一瓶,尖叫只剩一半了。為了補充體能,途中10元錢買了3跟黃瓜,山中的黃瓜既補充了體能又帶有一絲甘甜。頓時覺得來勁了,哈哈!于是,繼續趕路,中途遇到好多從浙江那邊反穿過來的驢友和團隊。我詢問了一位驢友到藍天凹還有多久,此時已經是12:30了,她告訴我如果走走停停的話估計要一個小時。沒辦法了,只能加快腳步。在徒步藍天凹過程成,遇到5個來自南京的驢友,他們2男3女一路邊走邊游覽,9:20開始徒步,被我10:20開始徒步的追上。當時想想,自己一路上就為了趕路,都沒有好好欣賞沿途的風景。他們同樣是要當天徒步走完,趕到昌化。于是接下來的路,我們便結伴而行。也許,不再是一個人在行走,路程雖然艱辛,但也算快樂。終于我們在下午1點之前,徒步至藍天凹地標處。來到藍天凹,感覺天空都更藍一些(也許是心里作用),藍天凹是徽杭古道最高點,這邊風景也是最好的。我們再次停留拍照。領略大自然的神奇秀麗,心中感受徽商一路的艱辛。
從藍天凹到永來村這一段就是下坡路了,由于破損平緩,所以,下山減少了很多體能消耗。我們一路邊走邊欣賞兩邊的景色。13:30左右來到一線天,13:45左右從古道上到水泥路。此時再往前走,便是出口永來村了。 從出口出來,我提議我們6人來一張集體合影。大家都欣然同意了。 ? ? ? ?
徒步古道,確是走得汗漬淋漓。起初還是較為輕松得行走,但越往后走愈發變得艱難了呢。但當我們沿著先輩們的足跡,從起點成功走到終點,會發現,沿途一路的風景帶給我們的是久違了的純粹時光。少了城市的焦灼,少了人情世故的繁雜。 一個時代鑄就了一種精神,一種精神孕育了一個理想。為了生活用生命探索古道,用腳步丈量世界的精神,是值得我們永遠銘記與謳歌的,尤其在當今這個物欲橫飛,人情單薄的年代。 歷史見證著昨日的種種,徽杭古道,一部值得我去追尋的夢想詩集。愿將群山深處的秀美化作一顆流星,劃落在永遠的信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