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尚未結過婚的人在這兒大談婚姻,其實我心里是惶恐的。但是,“林丹出軌”這個爆炸性新聞讓“來總”親自宣布微博緊急擴容、同時關閉了林丹的評論功能,如此大的陣勢,錯過不談很遺憾。
社會發展,好多年輕人學會了西方的自由和開放,摒棄了傳統的保守和矜持,這本沒什么值得詬病的。我們姑且不去比較兩種文化孰優孰劣,只談婚姻對于我們到底意味著什么。
這幾年里,我看到了太多相似又不同的故事,每次都是一次輿論高潮。有接受浪子回頭,且行且珍惜的馬伊琍,也有一篇聲明,甚至鬧上法庭的王寶強,有離婚了還是“親人”的許婧,還有如今老婆懷孕期間出軌嫩模的超級丹。所以也有了回歸家庭卻至今難以翻身的文章,有了黯然離場、難以復出的姚笛,有了被人痛罵的馬蓉和宋哲,也有了修成正果、結婚生子的陳赫、張子萱。
我想,維持一份幾十年的長久婚姻單單靠愛情是不夠的,它需要的是契約精神,兩個成年人莊嚴宣誓,愿意彼此攜手,共度一生。
有一次回家的時候,跟娘親談起了愛情,我笑她說,“你們那一代,都是包辦婚姻吧,哪里有愛情呀”,娘親說,“看新聞上好多年輕人動不動失個戀就尋死覓活,真的有那么痛苦嗎?愛情真的能讓一個人離開對方就活不下去了嗎?”
我說,反正我不會。
我們這年紀才遇見了多少人啊,世界上有那么多我們從沒見過、從沒了解過的人,離開了不合適的不知道還有多少更合適的等著我們認識呢。
在我的想法里,愛情從來都不是非誰不可。大部分的濃情蜜意也僅限于那么一個階段。所以有人說出軌這事兒說明愛情有保質期,來的時候珍惜、走的時候不糾纏,瀟灑放手就好,不要去強求。
我表示一萬個不贊同。
愛情總會在茶米油鹽的生活中歸于平淡,但婚姻不僅僅只有愛情。這并不代表我們可以在遇到哪怕更美好的人的時候選擇婚內出軌,也不代表我們可以為了片刻的激情丟棄對婚姻的忠貞。一個人可以后悔自己的選擇,也可以光明正大的分開,清清白白的再戀愛。唯獨不可以的就是自私的同時想要家里的溫暖和外面的歡愉。
所以,我也常常會跟著一群吃瓜群眾,到當事人的微博下看看評論,抱著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心態打個卡。如果他們因為個人生活作風的問題失去了事業、失去了家庭,我從來都不覺得可惜。
相比有些因為所謂的“真愛”出軌的人,更有一些純粹是被紛飛的荷爾蒙沖昏了頭腦,想著“送上門的便宜,不占白不占”。多可怕的思想,這到底是在怎樣的教育背景和生活環境下成長起來的人。我驚訝的發現,原來人與人之間的想法居然會差這么多。
沒有契約精神的人,不值得信任和交往。
與之相反,有個不得不提的人就是王菲。兜兜轉轉幾十年,她愛過很多人。我經常看到很多人在各種相關新聞下,以不堪入目的字眼評價著她,甚至捎帶上她的女兒。而讓噴子揪著不放的一點,無非就是王菲結了多少次婚,生了多少個孩子,孩子多少個姓氏。
可是這又有什么值得指責的呢。比起婚內出軌的偽好丈夫好妻子們,至少她的每一次婚姻都光明正大。她活得瀟灑,并沒有錯。
人可能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也可能遇見一個人讓你覺得相見恨晚、三生有幸,不論選擇與誰共度余生,作為旁觀者都不該求全責備。但可怕的是,那些沒有契約精神的人往往不去做出選擇,只是不斷的試探道德的底線。事實上,出軌代表的恰恰是一種僥幸心理,放縱自己的欲望,妄想著只要不被發現就等于沒有發生,等于自己還是一個好丈夫和好父親。這是一種心里不斷的自我暗示和自我鼓勵,鼓勵自己嘗試著邁出背叛的第一步。他們永遠不會明白“君子慎獨”的意思。
明明可以處理好現有感情之后,光明磊落的活,卻偏偏魚和熊掌都想得到,自私的選擇對自己再三縱容。還美其名曰,愛情是有保鮮期的。
愛情如果會說話,一定會罵一句:老子不背這個糟爛的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