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教學設想
1. 初三作文復習從兩個方面整體考量,一是文體訓練,二是有針對性地訓練,分別從七大方面入手,審題、立意、結構、選材、情感、技法、亮點。這兩個方面又交叉融合進行。
2. 本堂作文課的地位:是我作文復習課的第一堂。審題立意是考場作文的第一步,審題立意做好了,考場作文就成功了一半。
3. 本堂作文指導形式:作文評講+寫作指導
4. 本堂作文課的設置節點:學生第一次作文后,第二次作文之前。
二、 教學目標
1. 什么是審題立意?
2. 如何審題立意?
3. 提升審題立意的質量。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
辦公室趣聞
作文要得高分,就要有讓閱卷老師眼前一亮的東西,要到達我們的目的,就要先從審題立意入手。
(二)審題立意的含義
1. 審題,就是審查題意,明確題目的意思和題目的要求。
2. 立意,就是確定文章的思想內容,也就是中心思想。
(三)如何審題立意?
說明:限定于命題或半命題作文方面。
1.審題“審”什么?
舉例示范:
題目:P41以《翻過那座山》為題,寫一篇記敘性的文章。不少于600字。
從題目里,你們看到了哪些要求?
學生回答:
教師總結:題目定了——《翻越那座山》,文體定了——記敘性文章(復雜記敘文),字數定了——600字。
? ? ? 這幾條信息看起來無足輕重,但是不能否定它的重要性。
題目另起,不行!文體改變,不行!字數太多或不足,不行!
? ? 那么,是不是這幾個條件審完了就完了嗎?肯定沒有,如果到此結束的話,你們絕大多數人肯定用不著老師了。這些條件,都是看得見的,它也只是作文成功的基礎而已。
2.當你們看到這個題目時,你是不是該想,在這個題目之下,我們寫些什么合適呢?
這個寫的什么?我們用兩個概念來說明。第一個是寫作對象,另一個是寫作素材。
這兩個概念有點雷同吧?我們打個比方來說。
寫作對象就像議論文的“論題”,寫作素材就是議論文的“論據”。論據為論題服務,那么寫作素材就是與寫作對象服務的。
面對一個作文題目,寫什么,用什么素材來寫?還得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得考慮文章的中心。所以,我們在審題時,還得同時立意。所以,審題立意的三個關鍵來了:寫什么(寫作對象),用什么(素材)來寫,為什么選這樣的素材(立意)。
3.以此題目為例,我們進行審題立意示范。
分析:
①此類作文題目是一個比喻性題目。在寫作這類題目的過程中,容易出現兩個層次。第一層,見山就是山;第二層,見山不是山。如果是第一層的,那么你這作文就打入死牢啦。如果是第二層,基本要求算是合格了。所以,這類比喻性題目,首先要分析其比喻意義。
“翻過”的意思可以是超過、克服、消滅、戰勝、消除、克制、征服、駕馭……
“那座山”。可以是工作、生活、學習中的障礙、困難,思想上的偏見、狹隘、短視、膽怯、傲慢……
②抓住題目的比喻意義之后,就要提煉一個中心出來。
追問:“翻過那座山”,其比喻義“消除懶惰和懈怠”是不是就是文章的中心呢?
學生思考:
教師總結:不是,消除懶惰和懈怠的目的是什么呢?消除懶惰和懈怠,就是成長的一大步。此時,我們就要為作文打造一個看得見的有品味的中心句(中心句可以議論或抒情)。
比如:懈怠和懶惰就是我們每個人心中的山,“政入萬山圍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攔”,或許可以表達懶惰和懈怠給我們的困擾,但只要我們常常自省,就可以提防,就會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開朗。
③立意方向確定,接下來確定文章體裁或文章結構形式。
第一、明確寫作對象——困難、傲慢、懈怠等
第二、可以是記敘文,也可以是議論文。
第三、確定結構形式。
⑴選一個寫作對象,比如“困難”,可以集中記敘一件事,采取鳳頭、豬肚、豹尾的結構模式。
⑵選一個寫作對象,比如“懶惰”,寫一篇夾敘夾議的散文或者議論文,都是可以的。
當然,你覺得一個單薄了,駕馭體裁的能力強,可以多選。寫成并列式(糖葫蘆式)的結構模式。
第四、等文體、寫作對象、中心定了之后,就在自己的素材庫里找合適的素材。
把以上重要的審題步驟完成后,一次高質量的審題立意活動才算是完成了。
說明:無論是文體選擇,還是素材選擇,還是寫作對象選擇,都要遵循一個原則:自己最拿手的,最易出新意的。
④回顧審題立意的過程
(四)審題立意的練習。
要求:1.可以反思先前自己寫的題目,再次檢視自己的審題立意思路。
2.也可以重新選題目,重新進行審題立意的訓練。
3. 5分鐘后,請同學們分享自己審題立意中的得失。
待選題目
題目一:以《成長路上》為題,寫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體自選(詩歌除外),立意自定;②突出自己的體驗和感悟,不套作,不得抄襲;③文中的人名、地名、單位名一律用“**”代替;④卷面整潔清楚;⑤不少于600字。
題目二: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我們的初中生活即將過去,一路走來,有陽光,也有風雨,而留得住的常常會變成故事,人生就在故事中豐盈……那么,你留住了什么呢?
請以《留住? ? 》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將標題補充完整,文體自選,詩歌除外,不要套作,不要抄襲,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出現真實的人名、地名、校名。
題目三:P41以《翻過那座山》為題,寫一篇記敘性的文章。不少于600字。
(五)作業:從三個題目中選擇任選一個寫作。
結束語:同學們,寶劍鋒從磨礪出,一番香自苦寒來。好的作文,就是這樣慢功細火打磨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