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志在四方,打電話就成了跟父母維系關系的重要途徑。
但是拿起電話來,我們要么覺得無話可說, 要么覺得父母太嘮叨。
大多數情況下,這并不是我們的親情出了問題,而是我們的說話方式出了問題。
那怎樣用簡單幾句話,讓父母安心、舒心、開心呢?
如何跟父母打電話,我們大部分人隨著成長都會跟父母見面越來越少 ,頂多努力做到逢年過節的時候常回家看看,平時呢,跟父母最多聯系情感的方式就是打電話。
可是,經常拿起電話,父母不知道該說些什么,我們也不知道該說些什么,大家往往聊個 3 分鐘就結束了通話。
這樣做呢有兩個壞處,第一,從孝道角度來說,于心不忍。
第二,從現實考量角度來說,你平時越是不搭理父母, 父母越喜歡對你管東管西,到了過年的時候,還會發大招催發財催婚催生。
所以呢,提升跟父母的通話質量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
第一,跟父母通話要用細節讓他們安心。
正所謂兒行千里母擔憂,長期見不著你的父母對你的生活狀態基本能腦補出一部懸疑劇來,與其讓他們胡思亂想,不如老老實實的跟他們匯報生活現狀,讓他們安心下來。
說到這里,你也許會說,我每次都在電話里跟他們說,讓他們少操心,我很好。那你父母還每次都讓你早睡早起記得按時吃飯,你聽進去了嗎?
你越是大而籠統的說一句,一切都好,請放心,父母越是不放心,他們會覺得你在報喜不報憂,會覺得你有話藏著噎著,不跟家里說。
那怎么說才能讓他們真正放心呢?
說細節,跟他們說,你最近看了什么電影,追了哪部劇,跟哪個朋友去哪吃了飯。
我最近在追《人民的民義》,我跟爸媽說這部反腐劇特別火特別有意思,我們一起追吧,他們也會跟著看的,有時還能在群里聊上幾句。
其實一個有心情跟父母說生活細節的人,基本上過得不會太差。
父母只是老了,不是傻了,細節暗示 會比在電話里信誓旦旦更有效。
第二,要用問題使他們舒心。
其實隨著兒女的長大,父母最鬧心的事莫過于對兒女生活的失控,他們再也不能深度參與到你們的生活中去了,這會使他們那產生很大的無力感。
這個時候你勸你媽多去跳跳廣場舞,只會讓她惱羞成怒,所以經常在電話中向他們提問,可以使他們有依舊是權威的幻覺,從而老年生活更加舒心。
當然,你的工作或者學習問題最好別向他們提問,因為這個他們基本上也給不了什么意見。
最好提一些他們得心應手的生活常識問題,比如說排骨湯該怎么燉呢,買哪個牌子的油鹽醬醋比較好呀,夏天該吃什么水果比較健康啊。
然后啊,耐心地聽取答案,并作出恍然大悟的回應,他們就會很滿意了。
第三,要拿對比使他們開心,人年紀越大,越會無可避免的被社會邊緣化。
你發現爸爸媽媽和別人在一起聊天,基本上 十分鐘之內就會開始聊兒女。
父母們最大的社交壓力,就是在兒女這個話題上,居然沒 有隔壁王大媽有發言權。
所以,你要經常的在通話中給父母們提供值得他們驕傲和炫耀的話題點,爭取成為別人眼中的別人家的孩子。
當然,你也許會說啊,我沒那么優秀,不可能每周給父母打電話的時候都告訴他們,我拿了諾貝爾文學獎,正確的說,我可能這輩子都沒什么了不起的成就,可以供父母炫耀。
請注意,這個時候,你的實際成就并不重要,父母跟我們對成就的認知壓根又不一樣,你不需要在電話里編造,你剛拿了全國三八紅旗手,這種你自己都不信的榮譽。
你只需要多說說同事小王這個月遲到太多,被扣了獎金,而我沒有;
同學小李,好像公司要倒閉了,正在到處找工作,而我沒有;
同學小明天天在宿舍打游戲作業寫不好被要求重做,而我沒事就泡圖書館,作業得到老師同學們一致好評。
多聊聊這些八卦,你父母腦海中,自然就會形成,我們家孩子真是太優秀了,居然有工作不遲到,學習優異這一系列的驚嘆,并且繪聲繪色的告訴你們整個小區,讓父母有談資,舒緩他們的社交壓力,比你年底,買兩瓶腦白金回去要有用得多。
我每次打電話回去之前都會構思好怎么溝通最有效。
比如說我媽經常會在群里發類似《已經有上萬人因為這個得了癌癥》的謠言鏈接,我會先分析這些文章全都是拿癌癥大做文章的。
而實際情況中,任何種類的癌癥都還有更多的分類,不可能把一件很普通的行為說成會致癌或者通過飲食和某項運動治好一大類癌癥的,以后看到這類文章標題可以直接忽略不要看了。
不要一上來就說是謠言,是騙子。其實只要我們肯用心想一下,沒有什么話是必須要說的那么難聽的。
然后我會觀察爸媽的閱讀習慣從而找一些優質內容的公眾號換掉那些謠言公眾號。
比如說:
健康方面,給他們換上了“健康頭條”“90秒”疾病方面,“丁香醫生”“菠蘿因子”養生保健方面,“范志紅-原生營養信息”“營養師顧中一”在他們最關心的方面每天有6篇文章可以讀,量已經不小了,這些公眾號,基本上出自國內在醫學科普上最著名的機構或個人。
長期以來他們不間斷提供優質內容。讓讀者看懂聽明白方面很有經驗。
父母除了了解到更多正確的信息外,還會感受到你在他們身上花了心思和時間,他們的感覺會很好。
我一般得花費兩個小時甚至更多時間準備這一通電話。
其實我們如果真的愿意花更多的時間去和身邊重要的人共同成長,那么,沒人和你生氣,沒人和你鬧別扭,你就可以集中精力做自己的事情,有更多的時間去和身邊的人共同成長,從而達成正向循環。
生活中有太多的事情,肯定有很多的挑剔不滿。
如果是認真生活的人,則會耐心的、用盡心思、想盡辦法來讓自己和周圍的人活得更舒服的。所以這一切都值得,加油!
我會偶爾寄一些北方特產讓爸媽嘗嘗,雖然總是叫我不要亂花錢,我說這個不貴,我經常吃覺得好吃就寄回家讓你們嘗嘗的,鄰居偶爾來到我家吃到這些特產爸媽就很驕傲的說這是女兒買回來的北方特產,很不錯哦。
因為我爸媽經常會吵架,有時我看到了對于如何解決爭吵的文章,我會提煉精華根據爸媽實際情況寫一段文字發到群里讓爸媽看,改變一下他們的心態,更積極樂觀的生活。
人的一生都是社交的一生,父母年輕的時候,要學會如何跟孩子溝通,如何教孩子跟其他人溝通,而父母老的時候呢,他們的主動社交能力在不斷的下降,而我們就要承擔起主動溝通的責任,負責跟他們溝通,并且提供他們跟別人溝通的談資。只要不違法,父母無好壞,兒女無好壞,我們都沒得選,
我們能做的,就是在我們能力范圍內經營好。
總結一下,其實這都是一個典型的溝通場景和順暢溝通的訣竅,就是要營造一種把話語權力交給對方的氛圍。
用細節讓父母安心,意味著你要向他們呈現自己的真實生活,是把自己置于一個匯報者的地位。
用問題讓他們舒心,意味著你要讓他們感覺到他們對你的生活是有意義的事。
能夠提出指導意見的,是有權威的,而又貴比讓他們開心,意味著你要向他們證明你是值得他們炫耀的,是能夠讓他們在社交的時候特別有面子的。
這樣的溝通技巧不止可以哄父母開心,還能用在很多的其他場景之中。
我們的家庭,牢記跟父母通話的三點原則,讓他們安心舒心開心,我們在外面打拼才能無后顧之憂的放心。
ps:這是一篇聽了《好好說話》的讀書筆記。希望對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