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舒有言:在生活上依賴別人,又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那是不可能的事。他們出了錢,就理直氣壯參與我們的事,將來更是名正言順的事事干預,女人貴在自立。
亦舒談到的是經濟上的自立。經濟上如果依賴別人,就很難獲得自由,至少在表面上是要聽從或順從別人的。這種感覺我們大部分人都有體會,終于熬到高中畢業,填報志愿的時候都恨不得飛到地球那邊去,離父母遠遠的,再也不受他們的約束和限制。
自立,還有另外一層意思,就是精神上的自立。只有在經濟和精神上,都能夠做到自立,一個人才能夠完全獲得一種自由,一種自我支配的能力。
一個年輕健康的人,經濟上依賴別人而生存,是很難活得有尊嚴又體面的。
01
《我的前半生》中的羅子君,生活表面看著風光,在家有保姆,出門有司機,又是穿定制的美鞋,又是定期去做spa,30多歲了保養的有臉面,有身材,看起來這種生活真是讓人羨慕。
可實際中的羅子君呢,整天過著提心吊膽的日子。害怕老公被公司里年輕貌美的女孩搶走,害怕自己打扮得不夠漂亮,老公回家看到不喜歡。
在商場試鞋子時,恰巧看到老公和辦公室的年輕女孩子一起,在隔壁的柜臺買項鏈,驚慌 中兩只腳穿著不同顏色的鞋子,緊跟過去,以試探和提醒的語言,警告著年輕女孩子,她與老公多么恩愛,緊緊的挎著老公的胳膊,生怕老公會離開。她的言行毫無保留的暴露了害怕失去老公的驚恐之心。
此處言行,已經讓她失去了自信大方的形象。
后來,子君去老公的公司,見到那個女孩子,感覺女孩子帶著的項鏈就是上次和老公一起買的,竟然沖上去,毫不猶豫的拽斷了女孩的項鏈,同時質問和辱罵起來。
此時的羅子君已經完全沒有了尊嚴。
記得羅子君最后對女孩子說,如果你到了這個我這個年齡,有了老公和孩子,就知道臉面和家庭幸福比起來,根本就不算什么。
羅子君也曾經上過很好的大學,不是沒有知識沒有修養的女人。最后,思想和為人處世淪落到這一步,就是因為她生活不能自立,從經濟上依賴老公,淪落到精神上也完全依賴他。
羅子君完全沒有了自己的精神追求,她說自己每天最快樂的時光就是等待著老公回家,一家人一起吃晚飯。
02
一個人精神上不自立,也一樣會過得很糟糕。媽寶男就是這樣的典型。
前天,微博上有一篇熱文。是說一個高三的女孩寫給爸爸的一封信。
事情是這樣的。女孩的媽媽,當天被公公和老公兩人同時指責,批評。原因是女孩的媽媽和奶奶有矛盾,奶奶就教唆自己的老公和兒子一起去質問女孩的媽媽。
后來了解到的情況是,女孩的奶奶是一個多事兒的,老愛操控兒子生活的人。而這個兒子很多時候也特別愿意聽媽媽的話。這樣就導致了女孩兒的媽媽和爸爸之間,有一些莫名的矛盾。
女孩的爸爸媽媽本來感情很好,但是爸爸經不起自己媽媽的教唆,婆媳之間有矛盾,他就會站在媽媽那邊,不顧及自己老婆的想法和委屈。讓自己老婆老是有一種局外人的感覺,這樣下去,夫妻之間肯定是少了信任和恩愛,矛盾層層疊加積累,把幸福生活和許多快樂時光推得遠遠的。生活好像完全毀在女孩的奶奶手里。其實只要女兒的爸爸是一個能夠從精神上自立的人,不會以他媽媽的喜好來對待自己的妻子,他們完全可以過著幸福的生活。
也就是說,女孩爸媽的婚姻生活中矛盾的根源,在于她的爸爸從精神上不能夠自立,因為精神上依賴自己的媽媽,所以他的婚姻關系和親密關系,就要受到媽媽的操控了。
這樣的夫妻關系是非常糟糕的。妻子是受傷害最大的那個人,因為在外人看來,她老公那樣做,是孝敬自己的母親,仿佛沒有錯。妻子受到的委屈,內心的隱忍,還常常不敢輕易拿出來說,說了別人都會覺得她不對,是她不孝敬婆婆,還阻止自己的老公孝敬婆婆。
媽寶男這種人,就是缺乏精神上的自立,從精神上他們是不成熟的。
他們在潛意識里仍然覺得自己還小,很多事情還需要母親來拿主意,從精神上在依賴著母親。
這種成年后和母親從精神上不能完全獨立,保持自立的男人,他的婚姻和感情生活會有很多麻煩,因為他不能夠給自己的妻子一份獨立的愛,給不到妻子一份安全感,而這種安全的感覺正是每個進入婚姻的女人最想要的。
所以說,人活著貴在自立。自立,讓你成為一個完全獨立的人,有自由度的人,而不是要受別人的擺布和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