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男孩的讀書會?
緣起? ? ?
給peter找個小伙伴一起讀書討論的計劃,自打暑假后就有了,盼望孩子能和小伙伴一起共讀,共讀就有了共同的話題,共同的思考,互相促進。可惜一直延宕至今,不過,我們開始了。
共讀前,我從百度付費下載了課件,我現在已經養成了為知識付費的習慣,畢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遠啊!然后修改了課件,讓自己熟悉,并插入了一首詩歌和兩個孩子的照片,哈哈這樣才能有共鳴哦!
共讀《人鴉 》
下午4點,owen同學已經等候多時,我們從讀詩歌開始吧!第一天,我選擇了狄金森的《沒有一艘船能像一本書》,讀了一遍后,我問孩子們,你們能明白意思嗎?peter同學清清楚楚地用自己的話講明白了。看來不錯,于是我們就一遍又一遍,自讀、齊讀,owen同學聲音洪亮極了,而且很好聽,至于朗讀技巧,沒關系,我們慢慢來哦!
1探討故事情節
共讀的第一個環節,探討故事情節。
問題:你為剛剛出場的男孩瑞夏德打多少分?
owen:95分,因為他不愛學數學。
peter:90分,他還很散漫。
胡:你們兩個很善良,給分很高,答案抓得也很準啊!下面就讓我們跟隨這個懶散的男孩瑞夏德一起念動咒語,變成烏鴉吧!
問題二:變成烏鴉的感覺如何?
兩個孩子:可以飛來飛去,自由翱翔,也不用做數學題了,真是太快樂了!
胡:只有快樂嗎?有沒有規則?
有,要用自己的強項承擔一項任務,不能我行我素。
胡:看來成為烏鴉也不能無法無天呢,你能理解“你需要群體,群體需要你”嗎?因為每個人都不可能與群體隔離,需要在群體中生活,因為你需要遵守群體的規則,并且為群體貢獻自己的力量。為了融入群體,瑞夏德做了什么事?
owen:他辨別稻草人。peter:他講故事。
胡:辨別稻草人是瑞夏德獨一無二的強項嗎?對,不是,只要是個人都行。那么,講故事呢?一開始烏鴉們歡迎嗎?
兩個男孩都能回到文本找出來,“故事不能當飯吃,不聽故事也一樣活,不需要不需要”……
那當瑞夏德講了一個故事之后呢?
peter:他們開始討論故事情節,說明他們聽進去了。稱瑞夏德為故事高手。
owen:我也贊同哥哥的看法,我給他補充一點“吃吃地笑了起來”,如果不是故事能吸引人注意力,他不會笑起來。
胡:對孩子們,你們看得很仔細,瑞夏德依靠講故事融入了鴉群,無論是作為人還是烏鴉,都要有自己的特長啊!你的特長是什么呢?還有一件事,讓瑞夏德徹底得到了鴉群的尊重,我們一起來讀讀吧!
2精讀語段
共讀的第二個環節:精讀重點情節
于是,他們每人兩段,依次朗讀起來,把拯救首領羅高的部分完成。朗讀,是最能夠看出孩子的閱讀層次的,owen同學時有停頓,還不夠熟練,但是聲音和感情很到位,模仿受傷的大首領的虛弱惟妙惟肖。不過owen同學的閱讀自動化還沒有實現,依然需要海量閱讀。peter同學雖然熟練,但是感情還不到位,不過受澤的影響,后來好了一些,peter同學還需要朗讀練習。這就是共讀的意義吧,兩個人互相影響,互相促進。
讀完后,我請他們兩人概括瑞夏德拯救羅高的經過。兩個孩子的概括能力都有待提高,不急,后面我們慢慢練習,只要讀得足夠多,練習到位,一定會提升的。
然后,我們接著討論,兩個孩子細細地把瑞夏德在這次拯救經過中的優秀品質總結了出來,聰明啦,善良啦,勇敢啦。胡老師補充,還有擔當,他要忍受羅高康復期中,那七天鴉群的責難。你能想象得到,那個曾經自由散漫的小男孩,能夠發生這么大的轉變,完成這樣的奇跡嗎?這充分說明,每個人都是有無限潛能的,只要你敢于轉變。
后來,我們又探討了幾個相關的話題。
關于拯救:瑞夏德救了蝴蝶后,洛阿說:他連謝都沒謝就飛走了,你不可能阻止所有不幸的事。瑞夏德怎么說的?
owen:只要去做就可以了,哪怕不成功也要試一試。
peter:所有正確的事,我們都要去做。
胡:就像劉備說的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雖然我不可能把所有不幸的事情都阻止了,但是我可以做為份內的事,因為這樣使我快樂,所以我不在乎別人的評價。我們也是如此,牢牢記住我做一件正確的事,不需要別人的評價,聽從我們內心就好。正如我們今天的共讀,沒有老師給我們發獎狀,但是我們有沒有收獲?有,那就繼續做就好了!
關于鳥人的話:你能理解“誰改變了自己,誰就改變了世界”嗎?
胡:當你覺得不滿的時候,當你覺得受到不公正的對待時,不要去抱怨,而是行動,你改變了,就會讓別人也改變。
peter:可是我改變了,你們沒有改變啊!
胡:那說明你改變的不夠大。
owen:只要你改變得足夠大,人人都會看見。如果你改變得太小,那就和沒改變一樣。
胡:假如別人看不見我們的改變,怎么辦?舉個例子,竹子在最初的三年中,地面上不生長,等到三年后它飛速地生長,連夜里也可以聽到拔節的聲音。那最初三年呢,它在默默地向下扎根。正因為那三年的默默努力,它才能在三年后飛速生長,讓整個世界都看到。所以,孩子們,明白了吧,如果別人看不到,那就默默努力就好了。
最后,我們來給現在的自己和未來的自己打打分吧。
owen:我打98分,因為我現在寫數學題很慢。而我慢的原因是我不會。
peter:我打50分,因為我寫作業總拖拉。
哈哈,孩子們看自己的不足都很準確,所以我們需要認真努力改變自己,向100分邁進!
然后,是我們的寫作反思時間,owen同學40分鐘完成了將近400字,peter同學因作業沒有完成繼續寫作業去了。兩個多小時的共讀,愉快地結束了!
反思反饋?
之所以選擇《人鴉》,就是覺得男孩瑞夏德和peter同學有相似處,期待他讀完能發生改變。但寫完這篇反思,我發現改變最多的應該是我。既然不能去南明的學校,既然對教育有所糾結,那么就自己和孩子一起共讀吧,不用遺憾、不用抱怨,開始行動,改變自己,就是改變世界!
反饋:owen同學:媽媽說,今天下課回家非常高興,一直在唱歌,晚上書也看得認真,《夏洛的網》已看完。
peter同學:晚上我們倆在入睡前,又談起了“誰改變了自己,誰就改變了世界”。他說:“我認為這句話有兩層意思,第一層,你自己改變了,然后推動一個人又一個的改變,這樣世界就改變了;第二層,一個人就是世界的一部分,自己改變了,世界自然就改變了!”哇哦,老媽的苦心沒有白費,期待你真正能在行動中實踐這句話!還有對于教學形式他也提出了很多意見:要聯系實際啦,要有充足的休息時間啦。好吧,我盡量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