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往家里打電話,還沒聊上兩句,我爸就迫不及待的給我抱怨起發生在他身上的糟心事兒。
我爸表哥的兒子一個多月前從鄉下來看他。老兩口年紀輕輕就在打拼,跟家里的親戚很少往來。這回表侄子送禮上門,我爸十分高興。好酒好菜的張羅一通,酒足飯飽后,表侄子紅著臉,笑呵呵的說起此次來看我爸的目的:希望他幫忙在省城介紹個工作。
起初,我爸心里有點犯難。因我大伯曾向他說過,他兒子初中畢業后,就不愿意再上學了。斷斷續續的做過好多工作,全都因跟上司、客戶打架而被開除。但小輩兒好不容易來一趟,又是送禮又是一口一個表叔,喊的好不親切。他也不好意思拒絕,便托熟人安排了一個工廠保安的活兒給對方。
不想,工作剛滿一個月,就又被人家開除了。介紹工作的熟人打電話給我爸訴苦,說他侄子手腳不干凈,被工廠的一個維修師傅抓個正著,兩人一言不合大打出手,還鬧到了廠長那里。連帶著自己都被人家臭罵了一頓。以后不想再給這樣的人介紹工作了,希望我爸能看在多年老友的份兒上,體諒一下自己的處境。
我爸當時羞的不知如何是好,連連點頭附和。但電話剛掛了不久,門外就有人砸門。
一開門,看著滿身酒氣的表侄子,我爸就面露不悅的訓斥了兩句。結果對方臉色突變,大聲嚷嚷起來:“不就是介紹個工作嗎?有什么了不起的?大家都是親戚,至于嗎?”
幾句話噎的我爸啞口無言。隔著電話跟我嘆氣,“你說,我幫他介紹工作,他自己不好好干被人家開除了,我說他兩句,倒成我不對了。真是老鼠鉆風箱,兩頭受氣。”
掛了電話,我突然想起網上流傳的一個關于借錢不還的段子:我憑本事借的錢,憑什么還?
知乎網友貝加曾分析過,這叫做“流氓邏輯”。
都說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流氓做事有自己的一套邏輯在,普通人碰上定是要吃啞巴虧的。那如何破解呢?
貝加給我們提供了兩個破解的原則:
第一原則:認可對方的假設
第二原則:按對方的假設方向繼續夸張,直至找到符合自己的利益點。
簡單來說,就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順著他的流氓邏輯反駁回去。
如:我憑本事借的錢,憑什么還?
答:憑本事還唄?
你看,這樣就把問題又拋給了對方。若他回“誰沒本事還?”,那你大可放心,錢會回來的。若他此時仍要耍賴,“我就是沒本事還”,就要接著他話里的邏輯繼續說:“那借錢也不是你的本事,是我的好心,趕快還錢,別辜負了我的好心”。
以上都還在禮貌的范圍內,要是真碰上那種臉都不要,就是不還錢的。請不要顧慮,直接采取激烈的手段應對。金額牽扯比較大的朋友,也可以走法律程序。
再說回來,我爸跟他表侄子(也就是我表哥)的事兒。
表哥說“不就是介紹個工作嗎?有什么了不起的?大家都是親戚,至于嗎?”
按照以上我們所說的流氓邏輯破解法來看。只要我爸反駁“當然至于,有本事你當初別來求我呀!”,是不是啪啪打臉?瞬間就讓他啞口無言了?
生活中,還有一些流氓說過相似的話。
高中的時候,外班有個男生追求我班的一個女生。人家沒有同意,這個男生就到處放出謠言,說他們已經在交往了,誰要是接近他女朋友,他就揍的對方滿地找牙。結果這女生暗戀的男同學也處處跟她保持距離,敬而遠之。最后,她實在忍無可忍后告訴了老師。可那個男生從辦公室挨訓出來后,跑到我班門口,指著女生大罵:“隨便說說怎么啦?大家都是同學,至于嗎?”
要是女生那時明白了“流氓邏輯”,就不用埋頭抽泣,當下就可指責回去,“當然至于,有本事你當初別亂說呀!”
言語上的攻擊往往比身體上的疼痛更讓人受傷。希望我們在生活中都不會遇到這樣的流氓。要是不幸遇到,不要保持沉默的縱容他們,要想辦法自保或是反擊。
千萬別覺著不好意思,對方都能在做出不當行為后,光明正大的運用“流氓言語”強詞奪理。
那你在受到傷害后,更要順應此番邏輯,理直氣壯的進行“流氓言論反擊”。
最后,像我爸這樣,幫了人還反過來受氣的朋友,我想請你們告訴對方:
幫你是情分,不幫是本分。請你好自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