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戀風格是相對穩定,但同時又極具彈性的。對自己特有依戀風格的了解,會幫助你更好地認識自己,同時對你與他人的交往產生指導意義,進而在親密關系中獲得更多的幸福感。
焦慮型:你非常愿意與戀人粘在一起,也非常善于親昵的行為。但是你常常害怕戀人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樣,樂意與你靠近。你會將很多情感精力投入到親密關系中。伴侶的行為和感受哪怕有一絲小小的波動,你都會非常敏感,你將伴侶的行為過于強加給自己,這就會導致在親密關系中,你將產生很多消極體驗,也會很容易情緒低沉。如此一來,你很可能一時沖動,產生一些事后會后悔的語言和行為。不過,如果對方給予你足夠的安全感和撫慰,你就能消除很大一部分的憂心,也會獲得更大的滿足感。
安全型:在戀愛中表現得溫暖又體貼,這是你的天性使然。你享受戀愛中的親密舉動,也并不會對此過于擔憂。你可以鎮定自若地處理戀愛中的突發事件,也并不會輕易感到沮喪。你會將自己的需求和感受,有效地傳達給伴侶,同時也對伴侶的情緒暗示有著很強的解讀與反饋能力。你會與伴侶分享成功的喜悅和失敗的反思,同時也會在對方需要你的時候給予支撐。
回避型:對于你來說,保持獨立性與自我價值感是最為重要的,因此你非常看重戀愛關系中的自主權。即使你是愿意與對方接近的,但是伴侶近在咫尺的感覺還是令你很不舒服。你絕不會在親密關系或者遭到拒絕這類事情上,花太多時間和精力。你并不愿意對伴侶完全敞開心扉,因此他們會抱怨你太過疏離。在親密關系中,你對于伴侶表現出的任何關于控制和約束的信號,都保持著高度的警惕。
這些不同的依戀風格種類,最初是由研究者們通過對9~18個月大的嬰兒,在陌生情境測驗中的行為方式進行觀察,分類而得的。
焦慮型:這一類型的嬰兒,在媽媽離開房間以后會變得異常焦躁。當媽媽回來以后,他們的反應會很糾結,表現得既高興又生氣。嬰兒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平靜下來,而且這種平靜持續的時間很短。過不了一會,就會很生氣地將媽媽推開,焦躁地扭來扭去,哇地哭出來。
安全型:這個類型的嬰兒在媽媽離開之后,可以看出來,他們是很焦躁的。而媽媽回來以后他們會非常高興地迎接媽媽。嬰兒只要在媽媽身邊,就有足夠的安全感,非常容易安撫,也很容易繼續投入地玩耍。
回避型:媽媽離開房間后,這些孩子會表現得若無其事。媽媽回來以后依然無動于衷,繼續玩自己的。但是這種表現還有著更深的含義,事實上嬰兒的內心是有很大波瀾的。研究者發現,在面對比較大的壓力時,這類嬰兒的心跳加速程度跟其他類型的孩子是一樣的,不僅如此,他們的壓力激素皮質醇水平甚至還要更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