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下午出差在山東聊城臨清,打算去臨清市博物館看一下,結果有工程改造閉館,發現旁邊有季羨林和張自忠紀念館,索性進去參觀一下,小小的唐官鎮出了這么兩位名人,一文一武,在這燕趙與齊魯大地的交匯之地,也是佳話。
參觀完奔著鰲頭磯而去騎行電單車很方便,鰲頭磯里面有呂祖觀和觀音閣,里面墻壁上則懸掛著臨清市的歷史簡介,這種做法作為世界文化遺產單位也不失為一種折中,樓閣都是青磚結構,在狹小的空間構筑。
逛完出來有點餓,去旁邊找吃的,找到一家加工花生米的店,200克的6元,500克的14元,買了500克的,往前走,看到了煎包店,抬眼看有一個寺廟的指示牌,就順著道路往前找。
仿佛一下子闖入60、70年,有穿越的感覺,不過我喜歡,在一個十字路口停留,發現是一家老字號的醬菜店,進去花1.8元買了幾塊咸菜,出來靠右手邊走不一會兒發現一家饃饃店,店家還沒營業,有咸菜那得配饃饃才對味,那就到周邊轉轉再回來吧!
順著街巷往里走,才發現內里乾坤。
做建筑用竹架子的
賣簸箕和籠屜的
做白鐵用具的店
賣蠟燭的
做籠屜的
賣古書的
賣千層底老布鞋的店
各式的手藝老店,好在會手藝的老人都在,讓歷史顯得更飽滿。一時間讓自己置身在這樣的街巷,歷史活靈活現,其實這也是自己早就想到的老年居處的市井生活,會一門手藝,既養活自己和老伴,又能給后人展示,閑來和周邊的老匠人們聊天喝酒。
轉悠一圈回來花2元錢買了5個饅頭,再騎共享電動車回酒店,一下午飽了眼福和口福,好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