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讓人主動激勵自己的東西就是內在動機,即人們為自己而做某件事,為了行為本身固有的回報而做某件事。”
找到自己的使命、熱情,特別重要。過去,我覺得這個是奢侈品;在覺察了自己的痛苦和他人的痛苦以后,我發現,這個是必需品。不能按照內在動機而活,最終都會走向一個死胡同,生活的某個或者某些方面會出問題。
02 “每個人都有3種最基本的心理需求:自主、勝任和聯結。滿足這些需求,特別是自主的需求,才能持續激發人們的內在動機,讓人們全心全意低投入某件事情,同時擁有最好的體驗和表現。”
做社群這件事,符合這三個需求。
自主:我很享受主導的感覺,主導話題、主導活動、主導價值觀,就是“在自己的地盤上怎么玩兒都可以”,我的得失心不會很重,因為反正是自己的嘛,不管做成什么樣都是我自己的東西,也就少了很多要求和苛責。
勝任:這一點,我倒不是很在意,我不知道做社群、寫文章,怎樣才算是勝任?我想去做,就用我的方式去表現出來。總是想著“我是不是可以?”這樣會讓我陷入比較之中,我就不會去行動了。
聯結: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聯結是最快的成長方式,別人就是認識自己的鏡子。高質量的聯結,就是有共同的價值觀、追求、能夠互相鼓勵和包容、能互相激發,這是現代社會非常缺失的一個要素。
03 “真正的自主意味著人們的行為來自自己的真正選擇,意味著人們在行動中被真正的自我所掌控。”
“真正的選擇、真正的自我”,這個需要不斷地覺察和反思才能知曉的,即我并不了解我想要什么。
有的人非常幸運,很早就知道了自己想要什么;有的人沒那么幸運,一輩子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有的人比較幸運,有意識地去摸索自己想要什么并且最終找到;有的人是不幸中的萬幸,在經歷了不想要的東西的痛苦以后,重新開始探索自己想要什么。
我應該屬于最后一種。
書寫、社群、閱讀、反思,這些是了解自己的非常實用的方式,去做就會有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