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說的好:“咳嗽,咳嗽,醫家的對頭”??人钥雌饋硪粋€簡單的病,但是治療起來卻也不是那么簡單。毫不客氣的說,能夠治療好咳嗽,都足以成為一方明醫。
筆者翻看胡希恕醫案時,發現有一則醫案很有借鑒意義。臨床中這樣的患者特別多。
這個患者的發病時間是在1月份,咳吐黃白痰有4個多月了,自己前一年10月份得的咳嗽,吐痰、咽痛,一直都在吃藥,咳嗽沒有減輕,反而加上了喘,自然苦不堪言。
于是這個病人,就來找胡老看咳嗽,并且啊,把自己服用的藥物清單都帶來了。胡老發現主要的處方是桑杏湯化裁,患者說自己吃這個川貝母都吃了一斤多了。當時對這個患者四診資料收集結果是:咳嗽,吐黃白痰量多,心煩胸滿,背惡寒,口干想要喝水,但是喝水后肚子不舒服,舌苔黃膩,舌尖紅,脈是弦滑細的。
來看這個病人,貌似熱象很明顯啊?!巴曼S白痰,心煩胸滿,口干,苔黃膩,舌尖紅……”都是熱的表現啊??吹竭@里,大家的想法一定是金銀花、板藍根、雙黃連都用上吧。
但是胡老用的方劑卻是:小青龍加石膏湯。沒錯,就是熱藥,并且后來患者的咳嗽還好了。
我們來看看胡老寫在醫案后的分析,重點來了:
這個病人吃了那么多的清熱藥反而癥狀更嚴重,反思,應該是不對癥。再來看看其他的兼癥,有背惡寒,雖然口干欲飲,但是喝水后肚子不舒服,表明肚子里面不需要水,也就是說里面其實有水了,這在中醫叫做“飲”。有寒飲停在體內了,那么用苦寒清熱的藥當然就越治越嚴重了。因此癥狀不但不改善,苦寒的藥物反而把人體的正氣又傷了,雪上加霜。
另一個方面,這個飲啊,在肚子里面停留的時間久了,就像稻草發酵一樣,“郁久化熱”,于是熱就會往上升,升到心胸這里,就出現了心煩、胸滿。所以啊,我們應該把這個寒飲去掉,咳嗽才會好。這里因為又有了熱,所以藥中加了石膏。
對于難治療的咳嗽,陰陽寒熱表里虛實一定要在腦子里過一次,寒熱是最容易搞混的,要重仔細思考。
現在很多人,得病了,首先自己藥房買藥吃。信息時代,全民都是醫生,看起來是件好事。但是呢,多數人有一點頭痛嗓子不舒服,都喜歡“來點消炎藥”,而消炎藥基本都是涼性的藥。
前人有云:“熱藥誤用,變化迅速;寒藥錯投,陰損不露?!笔忻嫔喜徽撝谐伤庍€是西藥,多寒涼而少溫熱,因為“陰損不露”,即使你已經吃壞了,也不是一兩下能夠知道的,而熱藥因為一吃壞就知道,所以市場上就少了。所以別總是吃點消炎藥,稍微好了就以為自己是神醫,找對了治療方向——其實你有可能已經誤入歧途了。
在臨床中,能夠在咳嗽上面使用的方子,非常多,比如半夏厚樸湯、二陳湯、小青龍湯、止嗽散等。每臨咳嗽,治病求因,處方用藥,四診要全面,也要有目的性,本癥和兼癥鑒別非常重要。結合病人本身的情況,選對正確的治療方案,是成為名醫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