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昨天由于事多,斷更了,今天補上,本周更新兩至三篇。
今天來聊聊一種基礎記憶?方法,叫作“雙過程記憶法”。
為什么對記憶法這么著迷?因為記憶法是現代社會安身立命的一項基礎能力。別去信那些“有了計算機就不再需要記憶”、“你的腦子再好使,記憶的東西再多,也比不過計算機硬盤”之類的廢話。一個掌握了記憶本領的人,在社會競爭中的優勢不言而喻,這和會開車、會游泳、會講演、會匯報工作、會用外語讀寫一樣,都是容易被忽視但卻是高價值的基礎性技能。
話不多說,切入正題。
簡單地說,雙過程記憶法,就是將記憶分為兩個過程,
一個是輸入過程,不是簡單地把要記憶的資料一遍遍地重復,而是經過你自己的簡化加工和理解后的信息輸入,比如信息的圖表化、信息的邏輯關聯度(思維導圖就是這種信息加工的體現)、信息的形象化和故事化,等等,這些都是對原始信息的加工。如何加工取決于信息本身的特性和你擅長如何加工信息。有的人善于編故事講故事,有的人善于畫思維導圖,不一而足;邏輯關聯比較強的信息,用思維導圖更好一些,有些信息本身就是故事,那么想辦法記住這些故事(也叫“案例記憶法”),也就記住了故事所涉及的信息,比如網紅法學老師羅翔教授的刑法課,有許多案例,被羅老師用“張三”這個虛擬人物串起來,許多刑法學的概念自然而然地就記住了。
另外一個過程是檢索輸出,這里直接給出最高效的檢索輸出方式——默寫。默寫的難度比口頭復述要大,不僅僅是把輸入到頭腦中的信息提取出來的問題,在默寫落筆的同時,也是按信息本身的邏輯結構組織語言的過程,所以默寫的難度更大,收益也更高。
默寫可以是盡量按原文復述,可以是用自己的語言講故事/案例,可以是按自己的理解畫圖,甚至畫一些怪誕的圖,都可以,只要能把要點默寫下來。
輸入和檢索輸出這兩個過程,對于提升記憶力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需要反復練習,并不斷提升輸入和檢索輸出的效率,減少和刪除不必要的環節,直擊要害重點。比如,為了考試能考出一個理想的成績,輸入的時候,不是一遍又一遍地看書,而是經過自己的加工,“把書讀薄”,形成自己的信息網和知識點,在考題和信息網/知識點之間建立起強健的神經鏈接,最終是為了做對題。有些課程,甚至沒有讀過課本,僅僅把經過精簡的復習材料、思維導圖、典型案例記熟,都可以有效地回憶起相關的知識點,從而考試過關。
簡而言之,簡化式輸入關聯默寫式輸出,就是“雙過程記憶法”的精髓所在,對于重要的信息/知識,反復訓練這兩個過程,做到長時間記憶,不是問題。
JESUS LOVE YOU!
RESPECT
KEVIN.H.STEWART
OCT-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