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場之上,有雄兵,有孬兵,有降兵,但還有一種為所有人不齒的兵——潰兵,在云南禪達這個小地方,一伙潰兵,不死不活的活著,就像快要燃盡的火堆,只差走向灰燼的過程,他們被親切的稱為“炮灰。”
北平人孟煩了、軍醫郝獸醫、湖南兵不辣、上海軍官阿譯、東北佬迷龍、豆餅、要麻、蛇屁股、康丫、川妹子小醉……這一個個鮮活而又卑微的生命,活在了禪達的收容所里,他們來自天南海北,就連學識,軍銜,職位,政見都不同的人,假如突然待在了一起,恰如一群流浪狗,必然會咬起仗來。
他們需要一頭狼來統領,而從骨子里瞧不起他們的虞嘯卿,川軍團團長,則用手中的機槍和大炮將這群潰兵趕上了戰場。
炮灰始終是炮灰,直到他們遇上了一個迷一樣的瘋瘋癲癲的男人——龍文章,這個行為怪誕,舉止輕狂的男人,說起話來連最刻薄的孟煩了也甘拜下風,最蠻橫的迷龍也得乖乖就范,但這個男人卻帶領著這一群勾心斗角的“炮灰”一次次的走向重生,走向他們以為的勝利。
南天門!這是中國的南大門,是虞嘯卿的抱負之所在,更是炮灰團生存的希望,哪怕是龍文章真正交上了虞嘯卿這個朋友,孟煩了,迷龍,獸醫等人依舊沒想過勝利,他們只是單純的想活著,活到沒人說他們是廢物的一天。
一個無法接受的后果,南天門的戰役打響,炮灰團開了炮。
我很喜歡劇中極具各地特色的方言,那簡直就是在說相聲,但我更喜歡豆餅這個孩子,他淳樸,善良,遲鈍,失聯沒有害死他,硬是讓獸醫從鬼門關中搶了回來,但他卻將自己年輕的生命葬送在了迷龍大哥的手里,是迷龍的錯嗎?不是!我只記得,豆餅在掉下山崖的那一剎那,或許是有一種解脫。
我只為郝獸醫一個人落了淚,這是個地道的關中漢子,一生醫術不精,常常將人治死,被稱為“獸醫”,他是炮灰團里面的年齡最大的,更是所有炮灰的“爹”,無論他們平日如何埋汰老頭,但只要戰場上有老頭在,他們就像吃了定心丸。
可惜,炮灰團的老爹卻走的很不安祥,他前一天得知自己兒子的噩耗,他的心都要碎了,更可怕的是,他的死是孟煩了(最為交心)直接逼死的,他的最后一句話至今仍在耳畔回響:“我是活活心疼死的??!”哪怕他最后變為天使,又有何用!哪怕炮灰團為他用掉了最后一顆子彈,又有何用!他,終究是走了。
孟煩了,北京書香門第產生的小伙子,愛逗人,愛撒謊,聰明,龍文章和老爹最信任的人,可卻天生帶著一股子北京人的傲氣,小嘴巴撲棱棱就能說出尖酸刻薄的話,拖著一條殘腿混日子,傷透了老爹的心,更是辜負了小翠,盡管他有自己的閃光點,可他真是一個十足的潰兵!
龍文章,炮灰團真正的“魂”,他從不知疲憊,永遠激情,他讓這群人活了過來,稱為真正的人,但他在彈盡糧絕之際,面對著南天門外的日軍與虞嘯卿,他是真正的絕望。
炮灰團的每一個人都是真正的英雄,都值得細細道來,但篇幅之所在,只能委屈了軍官阿譯,東北漢迷龍,要麻……
這部劇就是《我的團長我的團》,由《士兵突擊》原班人馬傾心打造,比起《亮劍》,我覺得《亮劍》所展示的是軍人的豪邁,亮劍精神,更是一種民族文化的宣揚,是浪漫主義作品。
《團長》則是一部現實主義作品,他展示的恰恰是升斗小民的民族劣根性,卻從小人物身上迸發出閃光點,更為深刻的解讀人性,更真是,更具有家國情懷。(至少讓我第一次知道了,電視劇里的機關槍真的需要換子彈。)
我喜歡這部充滿人性的作品,因為人之所以為人,就在于我們始終存在,亙古不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