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排隊本該是生活中一件最常見的事情。誰沒有經歷過各種各樣的排隊呢?
? ? ? ? 還清楚地記得第一次送孩子進幼兒園,每個班的老師迎著孩子們,隨機讓他們排好隊,兒童對于幼時的排隊該都是些快樂的記憶吧!
排排座,分果果。
? ? ? 上小學的排座按身高的多。年年開學的早上,操場上站滿歡聲笑語的孩子們,無憂無慮地打鬧著等待著排座位,進班級。習慣于按高矮順序排座的小學生們開始了他們的求學生涯。
? ? ? 女兒上小學期間經歷了一次轉學。她到新學校新班級時己無座可排,只能坐在教室靠著墻的最后一排。十六年前小學生近視還不象如
今這般普遍,她戴著四百多度的眼鏡還是看不清黑板。但是她的個子
又超常的高。她的老師卻用一次排座給孩子上了難忘的一課。
? ? ?在一次班會上,老師說轉來的同學因為視力原因看不清黑板,請同學們為她想辦法。 主動愿意跟她換座位的同學紛紛舉手,老師讓舉手的同學們按身高排隊為她換座位,全班同學一起為愿意為新同學換座位的同學鼓掌。女兒放學高興地告訴我,她在現在的座位能看到黑板上的字了。我知道她眼睛快樂的光并不只是因為她能看到黑板的字,一直到現在還記得她當時一小臉滿滿的快樂。
? ? ? 小學的孩子也許不能具體用詞匯表達她對老師,同學的謝意,但小小的她在每次偏排換中間的時候都堅持坐靠墻的位置。她悄悄告訴我:“媽媽,我太高了,坐中間會擋住同學的。”
? ? 上初中己開始按成績名次自己對號坐座位。有一次去開家長會發現女兒的座位并不靠前,看看成績挺靠前的。等她放學問她:“你的成績不是可以挑個好的座位嗎?”她說:“媽媽,我能看見黑板就行了,靠前坐我的個子會擋住同學的。”
? ? ?看著她長大,看著她愿意照顧別人的感受。很欣慰。總覺得她小學老師在班會上為她調座位的事就像一堂她不能忘的課。小小的她被溫暖的小學老師用一次排座在她心里種下了一粒愛的種子,隨著她的長大,這棵種子也在她心里發芽長大。
? ? ?高中時女兒進了重點中學的重點班。她的班主任是位物理老師,他可能想用相對論解決座位的問題。他用自由組合第一次按進班順序入座,以后每周前后,左右大輪換。只記得每周一早上女兒就早早要趕到學校搬書換位置,每次輪到后二排看不到黑板就必須借同學的筆記晚上抄到很晩。她對高中排座的記憶恐怕就是搬書換位吧。
? ? ?物理老師可能認為這種排座是體現他對孩子們的一視同仁,其碼跳出了用成績代替座位的俗套,說不準還為自己發明的排座方法得意過一陣。可是不知他是不是忘了學生排座的目的只有一個:學生能看見黑板上的字,能保證上課的需要。而他只為了演繹對自己排座的所謂公平而恰恰丟掉了排座的目的。
? ? ?學生因為上課排座本是一件簡單到不能再簡單的事,卻不停被演繹著。復雜著。昨天外甥女放學后把自己關在房間里大哭著,一問原來考試答題卡涂錯,成績嚴重失常一下被老師調到最后一個座位。她邊哭邊喊我:“成績差我該坐最后一排,可我一排其他三人都被我連累……”原來現在她所屬的重點高中重點班不僅按成績排座,還把每4名分一組,再按小組成績排名排座。聽了好久才明白。我勸孩子:“別哭了,老師多不易每次考一次試,還要祘你們各種平均成績,為了提前讓你們明白團隊精神唄……”不管我怎樣地勸說,她就是接受不了自己拖累了同學的事實。我也無論如何理解不了老師的捆綁式排座,他想教會孩子什么呢?
? ? 就是一次次原本簡簡單單的排排座,被變得越來越復雜。座位和成績捆綁,和同學的成績捆綁,和各種復雜捆綁。
? ? 只是一次排座,可以讓孩子笑,可以讓孩子哭,可以讓孩子們覺得只是老師一個制定好的,要遵守的規則。
? ? ?哭和笑都是孩子們自己要經歷的。他們長大著。多希望他們長大的途中都有溫暖的如同女兒遇到的小學老師,多希望孩子們在每件事中因溫暖而長大,多希望孩子們從小都被種上雖小卻充滿愛的種子。隨著他們的長大,種子會發芽,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