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的觀眾:
昨晚是第二天守夜,也是我第一次知道老家人去世了需要選日子下葬的。
奶奶出山選在明天早晨,今天家里來了好多人,還需要做法事,吹嗩吶。我們這些直系親屬需要披麻戴孝。
奶奶三個女兒回來了,還有姑丈他們,黑色的棺材就放在大廳上,等所有人齊了,就打開棺材,看奶奶最后一眼。
她安詳的躺在那里,跟睡著了一樣,旁邊塞滿了衣服,因為她太瘦小了,被病魔無情的奪走了身上全部的血液。
三個女兒給她蓋上了紅白色的衣服袒子,小姑姑哭得最傷心,因為她是最小也得奶奶寵愛。這么多年自從嫁人后回來得也少,前天她從廣東回來趕上了見奶奶最后一眼。當天以為沒事,于是又連夜回家了。
沒有想到世事難料,奶奶在見了所有人后,就安然的閉上了眼睛。永遠的閉上了。
剛開蓋的時候看到她像沒事一樣躺在那,真希望她能永遠這樣躺著,然后意識上活在人世間。去自己以前從來沒去過的地方,重新開始屬于自己的人生,享受社會主義帶來的改變。
我看著好多熟悉又陌生的親人,對這樣的白酒習以為常,他們不會悲傷,也許是因為不是自己的親人。當我看到奶奶的時候,還是忍不住流淚了,因為這是最后一眼。
往山頭望去,煙雨朦朧,好像充滿了仙氣,在人群喧鬧中,我仿佛看到奶奶在天空中微笑。她這一生都沒有過過大壽,因為她覺得會折壽,她很信佛,所以即使她80歲那一年,她也沒有辦。原本以為她可以活到一百歲,看到我結婚生子。
可最后還是沒有,她就這樣走了,在病痛折磨的兩年后,她的樣子,跟生前判若兩人。而存在我印象里的她,總是朝我微笑,露出門前的金牙齒。短短的頭發,和我現在一樣。
我突然想起龍應臺在《目送》里的一句話:
人生由淡淡的悲傷和淡淡的幸福組成,在小小的期待、偶爾的興奮和沉默的失望中度過每一天,然后帶著一種想說卻又說不出來的‘懂’,做最后的轉身離開。
現在的我,在面對生命逝去,真的只有一種想說又說不出來的“懂”。在法師做事時,大廳擺放著全是觀音的圖像,聽著那些聽不懂的仙語,唯一聽到的是:上天,成仙。
在聽到那些打碟嗩吶的聲音時,我好像會沉醉那些聲音,有一種說不清的悲傷!看著法師不斷碎碎念,四面八方都要轉著拜!作為最后的告別。
我內心始終沒法平靜,奶奶的離開,更加堅定了我走寫作這條路,為了紀念身邊所有的人,為了今生做一些有意義的事!
盡管我知道這條路非常的艱難,有可能我會掉下深淵,萬劫不復。有可能會成為孔乙己那樣的人,不是乞丐,就是走在通往乞丐的路上。
我祈禱奶奶保佑我,讓我堅定我自己的內心,讓我擁有好的身體,我重頭再來,希望一切都來得及。
明天你下葬,今晚大家陪你最后一晚,這幾天都是零碎記錄你的情況,等我寫作水平再高一些了,我會再次好好的回顧你的一生,去紀念你!
奶奶,一路走好!勿掛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