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透室是最能體會世間冷暖,人情涼薄的地方。或是意氣風發的少年,或是年富力強的青年,或是兒孫繞膝的長者。每一位病友自與血透相伴,背后都藏著心酸的故事。
在現有的70多位在透病友中,最特殊的,便是毛大哥――既是身殘志堅的創業者,又是能寫詩作賦的才子,作品散見于各報刊。
毛大哥每次都早早的坐著自動輪椅趕到病區,緊隨其后的,便是他那位頭發花白的老母親。命運多舛的人生,怎不讓老母愁腸百結呢?
二十多年前,毛大哥也曾是位品學兼優,身形俊朗的少年,當他胸有成竹的參加完中考后,命運卻讓他的大好前程驟然逆轉。
父親罹患重病去逝,突如其來的噩耗讓這五口之家的幸福戛然而止。作為長子,毛大哥只能舍棄學業,挑起生活的重擔,為弟妹們能夠繼續完成學業而投奔外地的姑姑。
在姑姑介紹的工廠里,毛大哥努力工作,白班、夜班連軸轉。然而,命運并沒因他的不幸和努力而善待他。在毫無心理準備的情況下,毛大哥從雙下肢疼痛發展為走路也艱難。
無耐之下,只能返程回鄉。當媽媽看到久別兒子的那一瞬,失聲痛苦,一米七八的大小伙子,竟然拄著雙拐回來了。相隔不過幾月,較之出門遠行時的高大背影,怎不讓人痛心?
從此,毛大哥的生活就與床和馬桶為伴,活動范圍也是扶著床從床頭挪到床尾,又從床尾挪到床頭,如此反復,這樣的日子整整持續了十年。
期間,家人也為他尋醫問藥。有一次,還因急功近利加大了藥量,差點進了鬼門關。多虧農忙回來的媽媽,發現因服食中藥過量而奄奄一息的兒子,喊來親戚幫忙,用竹床把他抬到醫院搶救,才得以保命。
媽媽要忙農活養家,弟、妹在外求學,在陰暗的瓦房里,連個說話的人也沒有。毛大哥一直堅持著做一件事――看書。
他如饑似渴的看著讀中專的弟弟帶回來的每一本教科書,連物理書也能看的津津有味。正是因為他的好學,為日后的創業打下了基礎。熟讀唐詩宋詞后,他嘗試寫詩填詞,可喜的是,他的一篇現代詩還在《讀者》上發表了。
十年后,弟、妹也都成家立業了。他的舅舅建議他到縣城轉轉,看看能不能謀得一份手藝活。當他艱難的搖著輪椅四處求職時,得到的回復都是以各種理由拒絕。
天無絕人之路,遇山開路,遇河搭橋。毛大哥琢磨如何修理小家電,在他自學又反復實驗后,他的小攤就在菜市場旁邊開始營業了。
那時候的輪椅還是手搖的,怎樣才能把修理的工具都帶上呢?毛大哥自制了個帶兩輪的木板車,車頭系根繩子,繩子的那一頭拽在他的手上。身后的小板車,隨著他的輪椅,在人頭攢頭的鬧市上艱難前行。
因為技術好,人也隨和,當然也因為他坐著輪椅。毛大哥的生意竟出奇的好,沒過兩年,他竟選了個門面帶起了一幫徒弟,還兼賣小家電。漸漸的,一個門面已忙不過來,他又擴租了一個門面。
事業順風順水,毛大哥不但置辦了房產,還贏得了榮譽,被評為“感動玉山”人物。事業有成,已過而立之年,毛大哥萌生了成家的想法。
然而,殘酷的命運,再一次將毛大哥的夢想擊得粉碎。尿毒癥,這個可怕而熟悉的疾病竟纏上了他。他的那位幫他就業的姑姑,業已罹患尿毒癥去世。
毛大哥從對尿毒癥的恐懼不安到坦然接受,至今已透析了幾年,在飲食和體重的控制方面也較理想。相比那些抱著過一天算一天的心態的病友,他的身體狀況要好一些。只有積極向上的心態,才能管理好飲食和體重。
在命運的不公和殘酷之下,唯有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才能走的更遠。對生命的執著,永不放棄!佛學有云:因上積極,果上隨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