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一款名為AJ6櫻花粉的球鞋發售采用線上“搖號”,有30萬人參與了這雙1399元運動鞋的搖號。而轉身在某平臺上,僅4天時間,這款鞋的最高交易價格達到了12000元,也就是說你搖號中了買了一雙這鞋,轉手賣給別人,價格就直接翻了接近10倍,簡直是暴利啊。更有球鞋交易平臺根據過去24小時的交易額編制了鞋價K線圖和“炒鞋”三大指數:阿迪指數、耐克指數和AJ指數。
大家看鞋圈這一波操作是不是像極了股市?線上線下搖號搶限量款球鞋相當于打新股,在炒鞋平臺高價賣出相當于新股,上漲后在二級市場賣出。有很多老股民紛紛感嘆:“70后?希望80后接盤股市,結果80后跑去炒房了;?80后希望90后接盤房子,結果90后跑去炒幣了;?90后希望00后接盤比特幣,結果00后跑去炒鞋了。”這一代又一代都在開辟一條屬于自己的賽道啊。
看看最近鞋圈的瘋狂,是不是很像當年的郁金香泡沫?炒鞋與之類似,只不過炒的商品從郁金香變成了鞋。對財富的狂熱追求,羊群效應、理性的喪失,最終的結果就是泡沫的破滅和少數人暴富,大多數人的虧損出局。
把商品賦予資產價值進行炒作,在任何時代都會有新方式。我們投資任何東西都要考慮到價格和實際價值的匹配。
其實有些商品的獨特性帶來的溢價,早在.定價中已經充分體現,繼續交易中的大量漲價空間多半是基于情感擾動的泡沫價格。到泡沫退去時,自然會看到真正的價值是什么。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面對狂熱,我們多一份理性和冷靜,才會做出更對的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