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作業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知識技能的鞏固與教學成效的反饋,有效的作業不僅起到鞏固新授的作用,更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作業作為家長了解孩子學校生活的重要窗口,它是學生學習狀況的晴雨表,是教師和家長溝通學生學習情況的主要尺度。
一、存在問題
? ? ? 我們日常布置作業都會存在哪些問題呢?我總結了以下幾點:
? ? ? ? ?1.作業繁多,瑣碎重復。
? ? ? ? ? 2.忽視差異,缺少分層。
? ? ? ? ? 3.形式呆板,內容單調。
? ? ? ? ? ?4.評價單一,缺少創新
二、作業布置應遵循的原則
? ? ? ? 我們該如何布置作業呢?教師要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和個體差異,根據年段特點和學科特點,客觀看待學生學習能力方面差異,做到因材施教,提高作業效率。使每個學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展。如何設計有效作業?可以遵循以下八個原則:
? ? 1.目的明確,精心設計。
? ? ? 2.數量適中,把握尺度。
? ? ? 3.作業分層,體現趣味。??
? ? ? 4.常規特色,兩者結合。
? ? ? 5.體現自主,點燃熱情。
? ? ? 6.及時檢查,及時講評。
? ? ? 7.多種評價,鼓勵為主。
? ? ? 8.家校合作,共同督促。
三、各年段的語文作業
下面以語文作業為例,來談一談除了常規作業,我們語文家庭作業還有哪些特色?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低段語文作業
? ? ? 低段語文主要說四類作業:動手實踐、識字手冊、繪畫日記、口頭日記
? ? ? ? 1.結合低年級學生的特點,有針對性地布置動手實踐性作業。如用橡皮泥捏姓名,捏大寫字母等。這個方法也可適用于英語作業的布置。
? ? ? ? 2.讓孩子設計、制作屬于自己的“識字手冊”,以拓展和鞏固識字。
? ? ? ? 3.針對低段孩子都喜歡畫畫這一特點,結合課文內容,布置繪畫作業。這些都是根據課文所描述的內容畫作。這是課文《秋天的圖畫》《歡慶》《四個太陽》《小壁虎借尾巴》。這些作業既加強了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又提高了孩子完成作業的趣味性和積極性。
? ? ? ? 4.“日記”作業:給孩子自由的選擇空間。愛畫畫的孩子可以通過做繪畫作業來提高表達能力和想象力。比如寫一種小動物,不會寫就說,不會說就畫,先畫再去說。還可以用繪畫日記來創編故事。這是孩子創編的《小青蛙賣泥塘》《獅子和公牛》《新烏鴉喝水》。這類作業演變過來就是繪本作業,適用于語數英三科,以前我只知道語文和英語繪本,自從我孩子上小學之后,我發現有很多數學繪本也非常出彩!
? ? ? ? 5.通過孩子口述來記日記,從而進行口語練習。家長和孩子一起做口述日記作業,效果很好。日記形式,也適用于數學作業的布置,很多學校還把孩子們的數學日記作為特色作業進行推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中段語文作業
? ? ? ? 到了中段,可以突出三種作業:資料收集作業,口頭表達作業和“動手實踐+”作業,為什么叫動手實踐+作業呢?因為動手實踐只是前期的準備,要和其他作業形式組合完成。如“動手實踐+練筆”等。
? ? ? ? 1.“課標”指出在語文綜合性學習中我們要開放性地學習語文,指導學生收集和整理資料,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從三年級起,我就要求學生平時要把自己的搜集的資料歸類整理。很多孩子在父母的指導下,一直堅持做這項作業。有的作業短期就可以完成,而有的作業卻是需要長期堅持的。有的做得特別好的孩子,還給資料添加了目錄,我看完之后都不由得感概:孩子的精彩真是不可低估啊!
? ? ? ? 2.口語表達作業:每學期一個主題,如三年級上學期的重點是講故事,下學期的重點是“朗讀者”活動,四年級開始口頭作文訓練等等。
? ? ? ? 3.“動手實踐+”作業是孩子們最感興趣的作業:《家鄉的特產》《奇妙的石頭》《種一片太陽花》《設計城市規劃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高段語文作業
? ? ? 高段語文作業更注重學科融合,給孩子建立大語文觀,作業強調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重要提升學生綜合素養。作業布置要照顧到不同層次的孩子。
1、學《臉譜》這一課的作業可以這樣布置:
2.六年級《龍的傳人》這一單元后的作業是手抄報,可以從有關于龍的成語、龍的詩句、龍的傳說故事、龍的歇后語等等方面自主選擇,靈活入報。
3.學習之余要讓孩子們走入大自然中去觀察美,發現美,回家后再創作美。作為老師要有生活情趣,春天布置讓孩子們踏青問春的作業,下雪后可以布置玩雪的作業,讓孩子們感受到學習和生活的快樂。
4.讀書是高段學生完成最多的作業。讀書交流是我們反饋作業的一種重要形式。孩子自己主持、自己當評委。交流后,再給自己最喜歡的書做一枚小書簽。
5.“動手實踐+”作業仍是孩子們的最愛:以“馬”為主題的交流,有馬的繪畫、馬的郵票、馬的剪紙等等“歲寒三友”的交流會等,學生在這些交流中提升了綜合素養,激發了學習語文的熱情。
6.高段孩子慢慢可以獨當一面,可以嘗試布置讓他們做一做小老師的作業。放手放孩子自己去備課和講授,“小老師”講的知識點孩子們聽得更認真,記得更扎實。瞧:有講文學常識的,有講修辭手法的。這個方式同樣適用于其他學科。
7.組織孩子們喜歡的課本劇表演,放手讓孩子課后排演,集中起來展演。課本劇表演讓閱讀變得更鮮活。
8.對所學的知識進行梳理整合,思維導圖作業可以幫助孩子們。這也適用于其他學科。
? ? ? ? 總之,不管哪一種形式的家庭作業布置,都應著眼于學生發展,盡量體現“樂”和“趣”,讓學生心甘情愿地完成,讓學生心甘情愿地完成,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快樂,點燃學習的熱情,從而主動學習、有效學習、深度學習!
(作者:高新第二學校 焦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