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人:自我肯定是明明做不到但還是暗示自己說“我能行”或者“我很強”,也可以說是一種容易導致優越情結的想法,是對自己撒謊的生活方式。
而另一方面,自我接納是指假如做不到就誠實的接受這個“做不到的自己”,然后盡量朝著能夠做到的方向去努力,不對自己撒謊。
——《被討厭的勇氣》
在這一節書中,哲人不厭其煩的為青年解釋“自我接納”,說的明明白白。
對比二者,“自我肯定”是畫餅充饑的一種,活在對未來的想象中,一味地暗示自己“未來我可以做到”。這種態度不重視現在,起碼沒有把重點放在分析自己的現狀上,這種空喊口號的話我們通俗的叫它“毒雞湯”,沒什么用。
“自我接納”需要客觀的審視自己,不能逃避,懶就是懶,遲就是遲,錯過的時機就是已經錯過,再后悔也沒用。然后,我們把目光轉向自己現在能做的事上,重新出發,做好自己能做的。
自我接納是一種觸底反彈,我們只要想墮落,人生可以一直走下坡路,沒有底,但是如果我們愿意面對自己的現狀,做出新的努力,那我們就算是摸到了底。#讀書有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