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我在簡書寫作200天了,7個月的時間如白駒過隙轉瞬即逝。當收到簡書200天日更徽章的時候,我還是挺高興的,莫名的覺得心里踏實,因為我覺得自己的寫作之路應該不會輕易中斷了。
如果在半年前問我,對寫作有沒有信心,我會說有,但可能并沒有足夠的底氣,只是憑著一股沖勁。現在,我可以肯定地說 “我一定會堅持不懈的寫下去”。看來,有時候,行動帶來的力量要比決心大。
我看到,很多大咖寫作老師都是從日更開始寫作征程的,弘丹老師最初每天寫400字,現在一天至少寫2000字,甚至能寫1萬字;無戒老師最初每天日更兩篇,差不多3000字,一年寫了80萬字。做到了先完成、再完美,先有數量的打底,再有質量的提升,成果自會水到渠成。
1、日更訓練了隨時隨地寫作的能力
每天寫作帶給我的是一種隨時隨地寫作的自信,想寫、敢寫的狀態已經替代了過去害怕寫的狀態。現在再翻看最初寫的文章,我總是能發現一些問題,心想怎么會寫出這樣拿不出手的東西,不好意思看,殊不知這就是必經過程,避免不了的。
在你選定的任何時間開始寫作,要日復一日的這么做,不要找任何借口。寫什么都行,不管內容有沒有意思,寫對同事、親人的看法,寫一個對話片段。不管寫的多么缺乏連貫、馬虎潦草,都要堅持寫下去,直到再也不會覺得困難。? ? ——《成為作家》
就像《成為作家》中說的,隨時隨地寫作的能力是可以訓練的,一是不間斷地寫,二是什么都可以寫,不要有顧慮和恐懼,這是邁開寫作之路的第一步。寫作的時候只是單純的寫就可以了,不要加以評判。
隨時隨地寫作,也是在培養自己的寫作敏感性。當你能做到給你個主題就能寫出一篇文章,那就已經非常厲害了。無戒老師說,敢寫、能寫出來,當以后有了出書、寫稿賺錢的機會時,也就比較容易抓住了。
2、日更幫助作者積累人氣,擴大影響力
新媒體時代,寫的內容傳播渠道很廣,很容易被大家看見,這是一件幸事。當作者在公開的平臺寫作更文時間久了,無形中就會積累人氣,形成影響力。新媒體平臺中動輒就會出現閱讀量10萬+的文章,網絡不僅將好文章迅速傳播開來,也會迅速的為作者積累很多人氣。
弘丹老師最初在簡書寫作,不久后成為簽約作者,積累了很多粉絲讀者,后來出書、制作寫作課,全網發售,借助于互聯網平臺的力量打造了個人品牌,影響力像滾雪球似的越來越大,事半功倍,將成效做到了最大化。
最開始寫作,作為素人作者,我們也不要妄自菲薄,這是寫作者寫作的必經之路。要堅信,只要是真誠寫出的文字,總會有人喜歡。寫作的內容一定要公開發布出來,不要自己藏著,這樣才能吸引同頻共振的讀者們,也會收獲到很多支持和力量。
3、日更不用擔心內容好壞,不限制內容,寫什么都行
不敢動筆寫作普遍的原因常常是覺得自己沒有寫作功底,寫出的內容質量差,沒辦法看,這是對自己的要求太高了。沒有人要求你必須有作家的寫作水準,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寫作之路是一步步走的,哪怕知名作家也會遇到寫不出來的情況,放平心態是首要的。
還有一個原因是不知道寫什么,這是把寫作看的太正式了,日記、隨筆也是文章,只要是自己的所思所想,身邊發生的事情都可以寫。
《成為作家》中提供了一種早起毫不費勁寫作的方法,“想到什么就寫什么,昨晚的夢,前天的活動,真實或虛構的談話。將記憶快速而不加評判的寫下來。你寫的好壞或有用與否并不重要,你的目標不是寫下不朽的文字,而是寫下任何文字”。
環顧一下周邊,你會發現寫作素材很多,比如剛才跟同事的談話,已經結束的會議,桌子上的一本書,很喜歡的喝茶的杯子,朋友圈的一段話,中午吃的飯,等等,都可以寫。
除了在簡書寫作,我仍在保持寫日記的習慣,把自己一天的心得收獲寫一下,或者陪伴孩子過程中好玩的事情寫一下,能寫的東西很多。
總之,日更寫作并只是一種形式,它更像一種無形的承諾,告訴自己一定要每天不間斷的寫下去。前路仍漫漫未可知,吾將不停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