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們過去的經歷是一篇篇寫滿了我們的弱點和優勢,寫滿了我們的錯誤假設和生活靈感的文章。只不過,只有通過精心的篩選和仔細的加工,這些經歷才能變成我們生活的寶典,指引我們之后的道路,而這個加工的過程,就是我們加速改變舊假設、發現新假設的過程。這種能力的培養就是在提升我們的學習能力。
? ? ? ? ? ? ? ? ? ? ——成甲《好好學習》
11月14日參加了小鹿復盤訓練營,到11月26日共計12天的時間。堅持每一天打卡,共計打卡12天,總共字數過萬;堅持每日復盤行動力,共計復盤12天,共計耗時14小時;堅持每日與惰性做斗爭,成功挑戰閱讀本書。
有人問我:“你這一周是開掛了嗎?怎么能夠堅持做怎么多反人心的事呢?堅持很難嗎?為什么我做不到呢?”
其實我想說的是,我不過是找對做事的方法。我在復盤中得到了好處,我不覺得這是反人性的事,我在里面得到了反饋,“人之所以會改變,是因為他得到了反饋。”反饋就是在《刻意練習》中提到的方法之一,它能夠提高我們的行動力,在復盤中我能處在心流狀態,廢寢忘食,忘記了時間,空間,專注的做復盤,從而提升了自己的幸福力。
依稀記得在11月12日進入小鹿復盤營中熱鬧聊天氛圍,各個小伙伴甩出嚇死人的個人介紹,當我看到個人介紹時,我就知道屬于我的復盤訓練營已經拉開了序幕。
第一天按照模板,把閃光點挖掘出來到最后一天,復盤過去一周,這是一個階段12天。每天堅持完成作業,這堅持的過程看似辛苦卻一點也不辛苦,反而可以說在這堅持的過程中,我找到了最為重要對堅持的理解,我理解的堅持就是在以喜歡的領域,以自己擅長的方式去做這件事。
所以在每次復盤的作業中,我都堅持就是在每次作業反復閱讀,找到關鍵問題,利用自身的知識儲備的優勢,解決這些問題,讓更多的小伙伴了解到我的優勢,這個過程中既放大了優勢,又得到外界反饋,一舉兩得。
所以說,我并不是在堅持,我只不過是在邊玩邊學。
2.
“人就像錄音機一樣,一按按鈕就播放。”
? ? ? ? ? ? ? ? ——西奧迪尼《影響力》
為什么復盤如此重要?
談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先講一下通過這12天的復盤給我帶來哪些認知上的改變吧。
(1)改變錯誤信念
心理學的有個著名的理論為情緒ABC理論,指的A一件事情(誘因)? B是你對這件事的信念和看法,C是你對這件事情信念和態度產生的態度。這個理論解釋了為什么我們會對一些事情產生一些不良情緒,那是由我們的信念和對這件事的解讀決定的。
同一件事放在兩個人身上產生的情緒反應是不一樣的,比如小A被人撞了之后,他會拍拍自己的肩膀繼續行走,而小B被老太婆撞了之后,看到老太婆并沒有按照想法向他道歉,本人攻擊性就發作,開始吐口大罵。
這個情緒理論跟復盤提高了我的認知有什么關系嗎?
當然有!我通過每天的反省一件小事中看到了我對一件事產生的不良看法,見解和框架性,它們制約了我的發展和采取錯誤的行為。
在一次工作日記中寫道,經常粗心而導致數據記錯,復盤后我發現,粗心的原因是【外界原因】時間緊急,【內在原因】憑著的感覺去做一件事情,過度相信自己,沒有檢查這件事。
通過復盤,發現我的思維上的誤區,也就是一些信念性錯誤假設,依靠錯誤性的假設我做出來的是錯誤性的行為。復盤,讓我發現了這一問題,我去提高了自己,采取一些外界的措施一起改善。
(2)提高內化知識的能力
通過復盤,發現在生活中小錯誤,自我發問,利用知識來解決問題。“這件事的本質的問題是什么?我可以利用之前我學過的一些知識來解決嗎?我可以通過哪些知識來解決這個問題?”通過自我追問的方式,讓學來知識以及種下一些問題種子,在以后學習中把知識內化成自己的血液。
之所以發現知識內化能力的提高,是為了在每次小鹿作業更大程度上獲得精選的機會,我就思考如何才能得到精選呢?最后想到的方法就是分享出與眾不同的觀點,為了實現這一想法,我利用自己的優勢也就是在知識儲存方面,調用已有的知識來解釋這些問題,這一過程就提高了知識內化能力。
其實不光是在回答問題中可以提高知識內化能力,在自己的復盤,你發現你自己身上存在的某一些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你也可以調用知識能力,提高自己的內化能力,這些都是舉一反三的。
(3)通過個人的執行計劃的剖析來更好的解釋復盤可以在提高認知和提高知識內化能力。
我記得在復盤過程中發現執行過程中存在的一個問題,也就是當計劃經過【定義結果】把計劃的結果和目的明確;【頭腦風暴】找到實現計劃的具體各個小行為;【組織整理】把行為組織成一個可實現的步驟;【心理預演】把這些行為和計劃在自己的腦海中過一遍。
我是嚴格按照小鹿給出的提高行為的四個方法去做計劃的,可是當信心滿滿的去完成時,發現生活中的小意外完全打斷了自己的計劃,一些外界的環境干擾了這些計劃就會讓我陷入放棄的循環中。
通過復盤,為什么會出現這個原因?是不是因為我的預期過高?我的預期正確嗎?我如何解決這個現象呢?通過這幾個問題之后,我找到優化的下一步。
我著重講,我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吧,我最后找了一個工具woop。
好了,我講好了復盤給我帶來的三個改變,現在我來講講為什么復盤如此重要,因為復盤可以發現思維誤區,是我們向自己學習的一個重要方法。
《復盤》這本書中寫到,人有三種學習方式,一是向書本學,二是向榜樣學,三是向自己經驗學。其中第三種學習方法是最容易獲取,也是最行之有效的。
說到底,我之所以熱愛復盤,復盤帶給我了正向的反饋,在反饋中更加堅定復盤的意義。
3.
如何給過去的一周復盤?
分享兩個關于復盤的工具,一個是PDCA戴明循環法則,一個是生命之花。
【PDCA循環】計劃—執行—檢查—行動,它是一個循環體系,是學習的閉環過程,既可以用來做計劃也可以用來復盤。
?Planning計劃——找到目標,制定計劃。
如何找到自己的目標?按照張萌的《人生效率手冊》七個人物法找到自己的目標,我找到的目標是寫作,第二步將目標拆解到年,月,周,日。
所以這次復盤以周為單位,只2018年的11月19號到25號,這一周的計劃:【以學習計劃為主】
輸出寫作3篇+閱讀4本書+完成小鹿復盤的7天作業+聽音頻4個+印象筆記整理書籍4本.。
?design執行——把計劃拆分成可執行的最小單位
【以閱讀書籍為例】找到自己的時間分配,把書籍對的重要程度,進行拆分。每天閱讀2小時,制定4個番茄鐘。按照閱讀清單閱讀,列出問題清單, 根據問題清單找答案,對于不能回答答案的書,跳過不讀。
?Check檢查——復盤的變形
第一步,建立復盤儀式感。儀式感可以讓我們對某件事刺激我們的多巴胺分泌,使我們感覺做這件事更有意義。
復盤的儀式感:
時間】明天早上9.30
地點】我的“小天地”
人物】我和可愛的手賬本
物品】點一盞香薰,靜靜等待香氣四溢;鋪上我最愛的頁面,上面有INS風格的風景圖;帶上我用的最好用的筆,慢慢書寫心中的想法~
狀態】放松平緩的心態,帶著上帝視角回顧過去的一周。
日歷】在日歷本上標注這一天的與眾不同
第二步,【以周復盤為例】借助生命之花的八個維度回顧過去一周。
平衡輪的上半邊是向外的,目標型的,下半部分是向內的,關系型的。
之所以借助生命之花,就是為了更全面的復盤過去發生事項,只是給了一個自己參考的方向,我們借助一些其他工具,比如,簡拼APP長圖功能、創客貼模板、各類電子手帳制作APP、手寫版手帳、公眾號編輯排版、簡書、思維導圖、視覺筆記……
第三步,找到計劃與的結果的差異,總結出有利于下一次行動的優化指南。注意下一步行動是重點,沒有下一步行動的復盤都是耍流氓。。
?Act執行——對總結檢查的結果進行處理,即復盤后的再行動。
優化后的結果對下一次的行動作為參照標準。
以上就是PDCA具體拆解過程以及如何利用這個工具做一次周復盤,工具再好,也要去實踐吖~
用PDCA去做計劃,執行,檢查,行動,這一系列的循環,讓每天,每月,每周,每年都充滿儀式感,都讓我更加珍惜這些被寫出來的東西,都讓每個此刻與眾不同。
通過復盤收獲與總結,這些看得見的行為的去檢視那些看不見的世界,給心靈一個交代,給自己一份答券。
我喜歡復盤就像貓喜歡吃魚,狗喜歡吃肉,小奶牛喜歡喝奶,一切都是那么順理成章,我想復盤帶給我的感受就如同這樣吧~
最后我想對正在看此文的你,說一句:“你的生命如此美好,值得去復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