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腦洞有坑
什么是定位概念?
簡單的說,由于現代社會信息過載,產品過剩,宣傳過剩,所以對一個產品來說,你只能是某個東西,你不能什么都是。
我們來舉幾個例子說明:
比如一提到微信,我們就知道是熟人社交工具;
比如一提到支付寶,我們就知道是支付工具;
比如提到今日頭條,我們就知道是新聞客戶端;
比如提到網易云音樂,我們就知道是音樂播放器;
我們同時也都知道,支付寶近幾年,一直拼命地在做社交。但一直沒有成功。為什么?因為在社交領域,在人們的認知里,微信是熟人社交的老大,QQ是青少年社交產品的老大,陌陌是陌生人社交的老大,而支付寶,則只是支付工具。
在產品供給過剩的年代,你不能什么都是,你只能是某一個東西,而且你還要長期地、幾十年如一日地宣傳你就是這個東西,才能讓用戶記住。
互聯網產品如何定位
在當今產品過剩的情況下,我們在定位產品時,需要考慮些什么?
產品是不是唯一滿足某個需求的產品?
產品的定位對比其他產品,是否有足夠的差異化?
如果產品定位沒有差異化,那對比其他產品,是否有革命性的突破?
如果沒有革命性突破,那優勢在哪里?
互聯網產品不像快消品,就算現在是龍頭老大,不保持創新,也會有被革命的一天。畢竟快消品的競爭優勢在于你是否是第一個進入市場以及你的營銷做得如何?
舉個例子,可口可樂是可樂類飲料的老大,百事可樂很難爭到第一。但百事可樂旗下的佳得樂,因為是第一個進入運動飲料市場,占據了第一,所以可口可樂旗下的動樂,也打不過佳得樂。
這是因為在快消品行業,占據了行業第一,就等于占據了消費者的心智空間。
但在互聯網行業,雖然第一個進入市場的,也擁有絕對的優勢,但是后來者打敗首入者,是常有的事。
這是因為互聯網產品中,講究快速迭代優化。進入市場只是開始,后期迭代優化才是勝利的關鍵。這就是為什么在摩拜與OFO進入市場很長一段時間后,為什么還有其他共享企業陸陸續續入場。
除了說市場蛋糕足夠大之外,也是因為后來者還是有機會趕超。陌陌就是在社交領域有微信與QQ兩大巨頭后,在陌生人社交領域脫穎而出,還有專注于職場社交的脈脈,釘釘等。
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如果你的產品定位足夠差異化,你還是可以在小領域中占據第一的位置,在慢慢進行領域延伸。
如何進行延伸
我們講微信是專注社交,那為什么他還要做支付?為什么還有城市服務?還有理財各方面的入口?
這就是我們將的場景延伸。微信專注社交領域,每天的打開次數幾十到上百次。我們都會認為這是巨大的流量入口,同時商業變現又是最終的目的。
微信支付是怎么做起來的呢?首先是過年的紅包,因為社交,因為過年,發紅包是比較符合社交場景的功能操作;那么發了紅包之后,錢應該怎么辦?一個是提現到銀行,一個是在微信中進行消費(包括理財消費、線下商店支付等)。微信支付就是在這么環環相扣的場景延伸下,慢慢做大的。
相對的支付寶,人們不會在轉賬的同時,又在支付寶進行聊天,為什么?沒有,支付場景要回到社交場景,沒有線可以連接。
所以從上面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出,應該如何延伸。
就是與已有場景掛鉤,進行延伸(紅包是微信社交的場景延伸,支付寶是淘寶購物支付的場景延伸)
只有與定位好的主要功能掛鉤,人們下次才會記得使用這個功能。
如果沒有辦法關聯,那就創造新的產品。
就像寶潔一樣,寶潔旗下的日用品品牌,絕大多數都是一個品牌搞定一件事,比如海飛絲負責去頭屑,飄柔負責柔順,舒膚佳負責殺菌,玉蘭油負責美白,汰漬負責去污漬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