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叫孔嬌嬌,今年30歲了。
我的人生可以用“順遂”二字來形容。
我的父母和公婆是朋友,他們不僅是鄰居,還在同一家單位上班。而且,我媽和婆婆同一天生孩子。
所以,我和老公從呱呱墜地的那個一刻,就被父母訂了娃娃親。
自從我倆在年少無知時被雙方父母鎖死后,我和他從幼兒園到大學的終極目標就是——畢業結婚。
02
我和老公大學畢業那年,雙方的母親都到了退休的年紀。
于是,兩個母親湊到一起一合計,就催著我倆領了結婚證,然后辦了酒席。
婚后,我覺得自己終于可以安心地找工作了。可是我媽和婆婆就拿前幾年高圓圓的《咱們結婚吧》當例子,讓我一定要先生娃,然后再參加工作。避免成為劇中的第二個楊桃(高圓圓在劇中飾演的角色)。
我實在不理解兩個媽媽的意思,我是已婚人士,人家楊桃是單身貴族。但是,兩個爸爸都是老婆奴,我老公即使想幫我,也是雙手難敵八拳。
我只好妥協了。
于是,我堂堂一個985的大學生,還沒有在社會上施展拳腳,就被迫成了家庭主婦。
每天除了睡覺,就是被兩個媽媽各種“投喂”。
03
很快,我懷孕了,生下一個男孩。
自從這個孩子出生后,我和老公就失寵了。爸媽和公婆搶著帶孫子,甚至,為了能和孫子多待一會,他們四個都搬進了我和老公的小家。
我每天看著他們四個在網上學習科學育兒,我覺得挺溫馨的。于是,我找了一個工作。
人在一起難免會有分歧。所以,兩個爸爸和兩個媽媽的意見不統一了:兩個媽媽覺得孩子要從小培養,讓他多看書識字;可兩個爸爸覺得是男孩子,得多親近大自然。
對于他們的分歧,我和老公一直沉迷于看熱鬧。但是,兩三天后,火就燒到了我倆身上。
于是,他們四個給我倆開會,提倡我倆應該為國家發展作貢獻,生個二胎。
04
可能是我第一胎太輕松了,把孩子生下來,出了月子就恢復自由了。
所以,為了家庭的安寧和諧,我就答應了父母生二胎。
懷二胎時,全家都心疼我,又讓我辭職了。所以,我又恢復到之前那種吃吃睡睡的狀態。
而且,大兒子馬上就上幼兒園了,剛好兩個爸爸接老大,兩個媽媽帶老二。
懷二胎的時候,我們一直希望是女孩。可是,我十月懷孕后又生下了一個男孩。
老公覺得我太辛苦了,所以,他提議讓孩子隨我姓。
起初,我爸媽不同意,說國家傳統就是隨父親姓。可是,公婆也贊成老公的提議。
最后爸媽也同意了老公的提議。
這時候,我正迷戀《正陽門下小女人》,看到蔣雯麗老師飾演的徐慧珍對倪大紅老師飾演的蔡全無提要求——兩個人結婚后,孩子都要姓徐。
這樣的目的,是怕將來孩子姓氏不一樣,會對孩子造成影響。
我很贊成劇中徐慧珍的看法,所以,全家只有我一個反對老公的提議。
可我們家一直很民主,我以1:5敗下陣來。
05
孩子上完戶口后,在家里都叫孩子小名,哥倆的感情還挺好的。
但是,小兒子上了幼兒園后,發現自己的姓氏和姥爺的姓氏一樣,他明顯更喜歡粘著姥爺多一些。大兒子覺得自己的姓氏和爺爺一樣,他更喜歡粘著爺爺多一些。
而且,小兒子和大兒子還經常在一起細數姥爺和爺爺的好處,然后之處小兒子會指出爺爺的不好,大兒子會指出姥爺的不好。
剛開始,兩個老人還覺得挺有意思。直到大兒子過生日,我和老公都發現不對勁。
公婆給大兒子買了生日蛋糕,小兒子也想幫哥哥吹蠟燭,大兒子卻說:“這是我爺爺給我買的,你也讓你姥爺給你買啊。”
可是,爸媽和公婆還是強調:“孩子小都會吵架的。”
但是,我冷眼旁觀了一段時間,小兒子隨我姓,他明顯跟姥姥和姥爺親近, 大兒子則喜歡跟爺爺和奶奶親近。
而四個老人也很習慣地在一起比較,到底是老大聰明還是老二聰明。
對此,我和老公本想和四位老人商量,給兩個孩子把姓氏改成一樣,我卻意外懷了三胎。
06
不過,我這次懷孕就沒有懷老大和老二的時候幸運的。
因為,四個老人將所有精力放在了孩子身上。所以,有些事情,我只能自己做。比如,偶爾煲個湯,散個步。
轉眼,我生下了小女兒。這次老公沒和任何商量,直接讓孩子隨了他姓。
生了女兒后,我就兒女雙全了。所以,我總是把兩個兒子叫到身邊說:“這你倆的小妹妹,你倆作為哥哥,長大后一定要保護小妹妹哦!”
兩個小大人都異口同聲地說“好”。
但是,很快兩個人就為了妹妹會和誰關系好,吵了起來。
大兒子說:“妹妹和我一個姓,我和她關系更好。”
不服輸的小兒子卻說:“妹妹是媽媽生的,我和媽媽一個姓,我倆才更親。”
07
這次,兩個孩子的爭吵終于引起了四位老人的注意。于是,我們又坐在一起開了家庭會議。
四位老人深刻意識到我當初的擔憂是正確的。
于是,我們想給孩子改姓氏。這時四位老人本著中華傳統美德謙讓,都想讓孩子隨對方姓。
但是,這時我打斷了他們說:“孩子隨爸爸姓,是咱們的傳統。不如先給老二改姓,等他大點懂事了,他想繼續跟我姓,就再改過來。”
聽了我的建議,四位老人都點頭同意。
不過,給老二改姓氏時,他開始有點不愿意。但是,在我的解釋下,他接受了。
現在,兄妹三人的姓氏統一了,老大老二不再搶妹妹了。
而且,他們倆的感情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