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總者:戰曉雯(初千茹媽媽)
? ? ? 今天是第七期的靜謙書屋家長課堂。一次一次地交流和學習讓我們走出了“一年級家長”的緊張和焦慮。切身體會到“正面管教”給孩子及親子關系帶來影響和改變。也意識到“自身成長”對于“孩子教育”的重要性。在今天的課堂中我們又一起分享了新書,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成長。就像畢先生說的:讀書是在尋找一種可能,一種對的可能。
一、閱讀心得:每一次讀書我們都會有收獲。
李萍素(曲冠馳媽媽)——《特別狠心特別愛》
有的愛就像清水一樣,潤過孩子干渴的喉嚨之后就無影無蹤了;而有的愛則好像濃的鮮血,注入孩子們身心,一生都將在孩子的身上流動,給予孩子們生命的力量。
畢先生語錄:與其讓孩子消磨在輔導班里,不如讓孩子帶上一本書出去玩兒,玩兒夠了在帳篷里看會兒書,這是多么幸福的周末時光!
戰曉雯(初千茹媽媽)——《準備》
我們必須把培養孩子成功的習慣,和注重他們的學業成績放到同樣重要的位置。把選擇權交給孩子,讓他們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給他們充足的時間,找到與世界對接的入口。讓孩子們在好奇心的驅動下主動學習。
畢先生語錄:時代在變化,未來無法預測。無論在那個階段我們都在尋找價值感。項目式學習:制定目標、執行(提供一個安靜得環境)、反饋(總結經驗,積累正向經驗)。家長的課題家長負責,孩子的課題孩子負責。項目式學習不僅適用于學習,更應該應用于生活中。
平洛源(武語溪媽媽)——《正面管教》
畢先生語錄:無言的教育,無言是信任也是智慧。默默地讓我們學會反思。信賴是一種交換,我們應該學會把家庭中親人的信賴、真誠復制到愛人、朋友間。
陳一帆媽媽 ——《我能做得更好》
畢先生語錄:當孩子們長大后不會把心事或者遇到的問題都與我們分享。但他們偶然想起某個故事卻會讓他們的內心充盈,給予他們力量。
劉元珍(張家翌媽媽)——《打造兒童閱讀環境》
畢先生語錄:做一個有協助能力的大人。
畢玲玲(畢先生)——《發現孩子》之兒童“專注力”
趙瑩(魏夢嬌媽媽)——《自驅型成長》
我們更應該想方設法地幫助孩子們找到自己摯愛的事物,并進一步發掘他們的內部動機,而非逼著孩子們做那些他們不想做的事。
畢先生語錄:所有問題用情緒是解決不了的,用情緒解決問題是最耗能最無用的。家庭教育是一種思維模式的教育,它是隱形的。
姜臣(姜韋如爸爸)——《誰偷走了我的時間》
童晟浩媽媽——《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
童晟浩爸爸——《不管教的勇氣》
德國哲學家——雅思?貝爾思說過“教育就是一棵樹動搖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今天又是收獲滿滿地一晚,文字間有共鳴之處,更是我們需要學習及進步的地方。
二、記錄我們的收獲:靜謙書屋家長課堂心得
畢先生
李萍素(曲冠馳媽媽)
戰曉雯(初千茹媽媽)
平洛源(武語溪媽媽)
劉元珍(張家翌媽媽)
姜臣(姜韋如爸爸)
張軒銘爸爸
今天我們在靜謙書屋家長課堂中讀書學習,不斷成長,做最好的自己。希望自己的言行舉止能夠感染到孩子,因為父母的影響會伴隨孩子一生。下期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