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平時的生活工作當中,往往帶給我們最大困擾的就是溝通方面的困擾,很多矛盾的引發都是因為不能好好說話。
有的時候明明是好意,說出來的話卻常常引發爭執;有的時候我們以為我們很了解對方,而對方卻說“你一點都不懂我!”;而更有的時候,我們因為對方的不懂,而不愿去訴說了。
作為一個遵紀守法的好人,也許我們從來沒有想過和“暴力”扯上關系。
不過如果稍微留意一下現實生活中的談話方式,并且用心體會各種談話方式給我們的不同感受。
我們一定會發現,有些話確實傷人!言語上的指責,嘲諷,否定,說教以及任意打斷,拒不回應,隨意出口的評價和結論給我們帶來了情感和精神上的創傷,甚至比肉體的傷害更加令人痛苦。
這些無心或者有意的語言暴力讓人變得冷漠,隔膜,敵視。
那我們如何才能好好說話呢?今天我們就來讀一讀《非暴力溝通》的第一章“讓愛融入生活”。
我將用“讀、以、致、用”的模式和大家說說我對這一部分內容的理解,也期待大家的互動分享。
第一章:讓愛融入生活
#讀#:在本章內容中,盧森堡博士在書中提到構成“非暴力溝通”的四個要素,它們分別是:
? ? 1,留意發生的事情
? ? 2,表達感受
? ? 3,說出自己的需要
? ? 4,提出具體的請求
#以#:關于這四個要素,我的理解是:首先,留意發生的事情,是指我此刻觀察到了什么?
無論我喜不喜歡,只說出我看到的,對方做的事情。
關鍵是要清楚地表達我觀察到的結果,事實,而不是我對看到的事情給予的判斷或者評價。
其次,關于第二點,表達感受,說出自己當下的感受,比如受傷、害怕、喜悅、開心、氣憤等。
第三點就是要說出我的哪些需要會導致那樣的感受,比如說:我現在不太高興,因為我需要一個安靜的環境。
第四點,提出請求,也就是要明確地告訴對方,我希望你怎么做。
#致#:舉個例子,X先森在家里屬于不拘小節的那種。經常一回家往書桌邊一坐,就把臟襪子扔在地上。我特別不能忍受這一點,書房是我們閱讀,放松的地方,怎么能有臭襪子呢?
一開始我也是本能地發泄情緒:“你怎么又把臟襪子丟在這里?我跟你說了多少遍了,你怎么總記不住?……”
當然,最后換來的是他的反擊:“你還說我呢?你不是也……”
這種話我一聽就來火,你自己亂扔臭襪子還有理了?不僅不認錯,還倒打一耙?
顯然,這是一次無效的溝通,更是一場暴力溝通。
后來我就慢慢學著套用書里的溝通模式。
在又一次看到他把臟襪子隨手扔到地上時,我深吸一口氣,對他說:“我看到你的臟襪子在書桌旁的地上(留意發生的事情),這讓我覺得很不舒服(表達感受),因為我很需要書房的環境的整潔干凈的(說出我的需要),你可以把臟襪子放到衛生間的臟衣簍里嗎?(提出請求)
X先森聽完后看都沒看我一眼,就把襪子撿起來,向衛生間走去。
其實我從前是一個不會直接表達需求的人,總是等著對方去領悟,去猜,特別是對待伴侶。
在我剛開始嘗試著用非暴力溝通的四要素來說話時,會覺得哎呀,好別扭呀,完全都不像自己了。
可是,當我發現這樣的方式能讓我真誠地表達自己,讓我們能好好說話,那感覺真是太痛快啦。
同時,溝通不是單方面的,當一方借助這四個要素誠實地表達自己時,另一方要做的就是借助它們關切地傾聽。
我們首先通過體會他人此刻的觀察、感受和需要,與他們建立連接,然后聆聽他們的請求,來發現做什么可以幫助他們。
#用#:那么,現在我想讓大家思考幾個問題:
? 1,回想最近一次你經歷過的暴力溝通過程,你當時的感受是什么?
? 2,試著用非暴力溝通的四要素把當時的情境以對話的形式寫下來,并嘗試實踐一次。
? ? ? 期待大家的實踐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