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
家里的寵物基本是沒有斷過的,就連歸為食物一類的小動物,螃蟹,蛤蜊,鱔魚,都曾被我們飼養過,小朋友清楚花蟹,與大閘蟹的區別,居然也知道如何分公母,腹部平坦的是母螃蟹,像水中月,腹部與三角形像的是既是公螃蟹。螃蟹更不不適合家養,每每都是兩三天就死了,因為養蟹,我與孩子遭到孩子爸爸強力批判,既然它們是用來烹食,就不應該拿來把玩,隨意拿來玩耍,死后輕易就丟棄,是對食物的不尊重,甚至是對生命的不尊重。此后不再養蟹。
從蝌蚪到青蛙
每年一到春天,池塘里就會遍布黑壓壓的蝌蚪,因為生態環境的局限,大多數蝌蚪是活不到蛻變成青蛙的那一天的。每年我們也會撈一些蝌蚪養家里,過一段時間后,孩子過完癮后,就會將蝌蚪放生,讓自然決定它們的生死。蝌蚪蛻變成青蛙的過程,他早一知道,先長的后退,然后再長前腿,最后尾巴才變短。在侍養動物的過程中,我們體味著生命的奇妙。有一天晚上,兒子觀察好蝌蚪問我:多久它們才會變成青蛙呢,什么時候才能長處后退呢?很想馬上這些蝌蚪馬上能在他眼皮底下,像變魔術一樣變成青蛙。第二天早上,有只青蛙長處后腿了,兒子很興奮,手舞足蹈。在接下來的一天,這只青蛙不見了,他蹦走了,沒錯,它自由了,從桶里消失了。屋子里沒有它的蹤跡,一個星期后,就在我們將要遺忘有這么一只逃跑的青蛙的時候,孩子爸爸在浴室洗澡的時候發現了一只,瘦的肚子扁扁的小青蛙,叫聲很弱,像是飽受饑餓折磨了很久,這個發現真讓人驚嘆,這小小的生物也有著頑強的意志。當晚,帶著孩子將他放生了,到池子里歡快去吧,有吃不完的食物,唱不完的歌。
養花
從動物到植物,從水里游的到地上爬的,能圈養的,我們都試了一遍,我這個對自然沒什么感覺的媽媽都要被孩子培養成生物學家了。一樣接著一樣,有時候會覺得一天好忙啊,要給小魚換水,喂食,烏龜咬清洗,要不然會很臭,花兒要澆水,蝸牛得出來散散步,就這些都夠我們忙活半天,有時都要感嘆一下,我要回到人類世界去。
說說花兒,都有哪些呢
小仙女,綠蘿,火炬,太陽花,第一次養花,很不幸的養死了幾盆,唯有綠蘿與火炬,生命頑強,眼看滿盆枯葉,沒有生命跡象了,都要打算丟棄的時候,它長出來綠綠的嫩芽,驚喜!于是做起了園丁的活,把枯萎的葉子修剪掉,剪碎了當新生命的堆肥,希望它們能從新枝繁葉茂。在旁邊觀望的兒子能體會這小小生命,周而復始的奇妙嗎,也許以后會吧
還有很多很多,小朋友感興趣,像要養的,如,鳥兒,鴨子,貓,狗(越來越大型),好吧,放馬過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