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我帶孩子去一個私立醫院看眼睛。我們是慕名而來,還在外地的時候,就聽說過這個醫生寫的一本近視防控的書籍。我從書中學到了很多防控知識,非常認同這個醫生的理念。最近,因為孩子眼軸增長得特別快,我的內心很焦慮。我發現在網絡上竟然能掛到這個醫生的號,非常開心。
掛號后,很奇怪的是,只有一個二維碼和看診信息,沒有第幾號,也沒有建議到達時間。第二天,我就接到了來自醫院的電話,說讓我9:00-10:00之間到醫院。終于到了約定看病的時間,我懷著激動的心情,來到了眼科醫院。在前臺登記交費后,我被告知等待叫號檢查。我們等了一會,見沒人招呼我們,就問了一個工作人員。工作人員把我們帶到門口的產品展示區,孩子開始體驗霧視屏。我們呆了好久,還是沒人叫我們。后來又進去問,他們告訴我已經過號了。又等了一會,我們才開始檢查。
我觀察了一下,這里有很多穿著白T恤的工作人員,差不多一個工作人員負責一個家庭。整個掛號,排隊,叫號,看病的流程都比較亂,毫無章法可言。等待的地方也幾乎沒有椅子,也沒有大屏幕能看到自己排在哪個位置了。檢查過的孩子身上貼著號碼牌,等待著工作人員的安排。檢查完后,我們坐在椅子上等待。一個工作人員說輪到我們了,我們剛站在診室門口排隊,另一個工作人員說現在還差三個號才到我們,可以去別的地方等待。終于輪到我們了,進去后,我感覺氣氛很壓抑。這位久仰大名的醫生坐在里面,一副很權威的派頭。工作人員示意我坐下,我甚至都忘記跟醫生打招呼。他看了檢查單,說孩子眼壓有點高,但是影響不大。眼軸確實比較長。他說給定一個治療方案,簡單講了一下補光和補遠的重要性。然后就在單子上勾了霧視屏和紅光治療等幾項。他說如果這樣治療,是會有不錯的效果的。然后,就讓我們找外面的工作人員具體講一下。就這樣,我輕聲謝過醫生就出來了。
出來后,一個工作人員就開始拿著單子給我講方案,最主要的就是購買霧視屏和紅光治療儀器。如果兩個都購買的話,需要三萬塊錢左右。這對于一個家庭來說,真的是一筆很大的開支。后來,另一個工作人員也圍過來,告訴我早買早受益。我說要給家人打個電話才能決定,就出來了。我在打電話時發現,那個工作人員跟著我出了大廈,我故意繞遠,他還是跟著我。后來,他告訴我,可以幫我申請優惠,讓我找他領導談。我們進去后,領導告訴我,今天購買的兩種贈品方案,并且告訴我就在醫院門口打電話。后來,我打完電話,工作人員馬上湊過來問結果,我委婉地拒絕了。
這次看病之旅就結束了。醫生雖然感覺還比較專業,但是商業化太嚴重了。治療方案需要的錢太多了,對于普通家庭來說,真是好大的一筆開銷。而之后的銷售人員的做法讓我感覺好尷尬,像個蒼蠅一樣一直追著我。我都覺得自己沒有時間思考,也許這就是他們想達到的趁熱打鐵的效果?;叵脒@次看病的經歷,我用五百多塊錢買了更全面的認知。以前的我對這個醫生有點盲目的崇拜。實際上,某個人的看法都只是一家之言,這個醫生所說的治療方案也絕不可能是唯一解。我需要辯證地去看問題。從這個角度來說,這次經歷也是一筆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