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為儀式是一件很莊重的事情,可是最近越發覺得不是那么一回事。好多的時候,我們都在進行著儀式化的生活,只不過你從來不曾察覺而已。更多的時候,只是把他作為一種習慣來替代了。但總會有那么幾件事,讓你不自覺的帶著儀式完成的。
今天是冬至日,老媽昨天晚上就開始告訴我,這個時節冬至一陽生,要多進補,多吃點羊肉之類的。因為在老人家的心中,這種節氣一年中是至關重要的。無論如何都要特別對待。瞧,這就是儀式感,是對天地陰陽開始轉變的一種敬畏。當然,老人家是不太知道何謂陰陽的。只是覺得,這是個特殊的日子,需要特別對待。
看著朋友圈里發著各種各樣的祝福,當然少不了餃子啦,羊肉啦,狗肉啦等等約定俗成的美食,確實非常的羨慕。當看著自己對冬至日的儀式是一碗清湯時,寒意陣陣啊。只覺得天氣比以前要冷了許多,其它的嘛并沒有想太多。看來,我是辜負了老人家的囑咐了。
幾年前,看《李敖大全集》的時候,這個特立獨行的文化斗士,佩服的五體投地。尤其是當他說到父親去世的那一段,簡直不敢相信,還有這樣的人。
他父親去世的時候,他并沒有到場送別。他認為,辦白事是做死人的事情,給活人看的。是想告訴當場的活人,今后我死了,大家也應該要這么做。
我至今很難茍同他的這一觀點,他把這種儀式感解釋成這樣了。我們大多承認普世的觀點,可他偏偏不一樣,你不得不佩服他的境界。后來,他整理出版了他父親的文集,算是更好的一種告慰吧。
我們吃飯的時候,很少做禱告感謝。我們打開一本書,很少做一個開卷有益的儀式。我們寫作的時候,也不用去做沐浴更衣,沏茶品茗,而是直接開寫。我們做過很多有意義的事情,因為缺少了那么一丁點儀式,所以才不會覺得有什么特別的意義。以至于過早的就忘記它了。
還記得大學寢室同學,有段時間迷戀上了靜坐。每天晚上,在床上打坐冥想,儼然一副要開悟的樣子。那種睡前儀式,來得那么的莊重,這種儀式讓他覺得心從來都沒有這么聚攏過,這么安靜過。晚上睡覺也覺得睡得非常踏實。至今,我問他還記得那段睡前靜坐的儀式嗎?當然記得,那段時間大概是永生難忘的,心從來都沒有那么靜過。他說這么多年過去了,在也找不回當初那種感覺了。
前段時間,和朋友一起去一座寺廟。在各自談到這段時間發生的事情,不由得感嘆,為什么會有這么多事情發生在自己的身上。面對莊重的佛像,雙手合一,行跪拜禮,很久很久都沒有起身。身旁的我也感受到了他的虔誠,他的用心,他的祈求。在特定的場合,做著特定的事情,用儀式祛除所有的不安。
總會有那么一件事情,你會認真,用心的對待。在得失之間,不妨多一些儀式感,讓自己更好的沉淀,更好的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