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流浪地球》從大年初一上映截止今日17:40分,累計12天票房共計35.58億
嗯,已經超過了電影里太空站說的35億人數了,是什么讓這部硬核電影如此具有大眾口碑呢?原因就來源于電影里的這幾個細節,是最戳中淚點的。
在災難面前,人是孤獨的
01,太空站說地球還有35億人,余下的一半人,在20年前已經死去。
這是個憂傷的話題,災難面前人人都無法幸免,全球77億人口,一瞬間的自然變換,就此淪為定格。
現實里,無助的絕望
02,在劉啟四歲的時候,劉培強上了太空,他跟兒子說,抬頭看到星星就能看到爸爸,但是他食言了。地球停轉以后,陷入一半永遠是白晝,一半永是極夜的時間里,白晝對著太陽,人類建立很多行星發動機用于擺脫太陽的引力,而極夜的那一半是地球推進的方向,自劉培強上太空站以后,兒子劉啟看不見父親的行星,因為這么多年,北京城一直陷入在白晝里。劉啟愛爸爸,因為他是星星上的人,同時他也恨劉培強,因為他10年的時間里都沒有得到父親的陪伴,直到爸爸死的那一刻。
03,韓子昂一直照顧著朵朵與劉啟,1999年出生的他愛看抖音,證明他就是90年代的人,他生活的城市在平安喜樂的大上海,但是20年后的上海,如今已淪為冰冷的廢墟
韓子昂開車進入上海時,提到了他兒時的上海,和他老婆做的蔥油面,他說他老婆做的面真的不好吃,但是每次他都會捧場的吃完,懷念當初美好簡單的生活,一粥一飯,最平淡的生活確實最真實而渴望的,而一切的一切,如此悲涼,都回不去了。
04,在《流浪星球》,以命換命在這個世界里并不存在,電梯里隊員為了救姥爺韓子昂而死,韓子昂也就只多活了幾分鐘。到最后他們用性命運送火石,凍死了一名隊員,點亮發動機的卻是其他團隊,很多電影里隨著人物的死去總是強行賦予意義,至少能換回些什么?但是在這里,死亡就是死亡,那么真實而冷酷,就像現實世界。
05,韓子昂蹣跚,艱難地將老邁的身體移至沙發上,端坐,摘下頭盔,用力深吸,鉆入鼻腔的是零下84攝氏度的來自上海,來自家的空氣,里面好像夾雜著妻子親手做飯菜做蔥油面的香氣,寒冷在一瞬間浸透全身,他艱難的轉動脖子,記憶回到多年之前地球停轉之日。海嘯吞噬地面,作為搜救隊成員的他將那個無名的嬰兒從無數托著她的手中接過,他為她取名韓朵朵,這是他死去女兒的名字,他的意識在寒冷中中斷,大樓倒塌,隱能聽見孫子與孫女的呼喊,如火滅了又生,希望終會延續。
守護孫子與孫女的姥爺死在冰天雪地崩塌的大樓里,空氣里彌漫著絕望與不舍,姥爺的血液慢慢的凝固,思緒飛回20年前,那個和平美好有陽光的年代,定格在那個時刻。
希望如鉆石般珍貴
06,《流浪地球》的走紅來源于,里面每一個角色視角的豐滿一面,作為配角老何也不例外,他在電影里推開李一一,摘下頭盔去機房檢查線纜的那一刻,點燃了“珍藏已久”的香煙,其實在這個時刻,老何已經明白結果了,他已經做好了犧牲的準備,當他打開煙盒的那個瞬間,出現了一張字條的特寫,泛黃的字條上,既然是媽媽留給他的,上看寫著:兒子,天冷記得穿秋褲!
這是一個觸發淚點的視角,每一個為地球努力活下來拼搏的人,其實內心都有自己牽掛的家人愛人,他們為了人類共同的任務與信念,要作出不同的犧牲。
07,最后的最后,在電影的高潮,點燃木星需要更多的人力支持,在韓朵朵的廣播之后,前行的車隊幾乎同時掉頭,那一瞬間,是最燃的,全世界僅存的同伴都回來了,為了統一的信念和希望。
“七天根本不夠我們回家。”
“那還回去干什么?”
走掉頭!
08,而在太空站的劉培強也在為最后的燃爆木星作出了犧牲,他帶著三十萬噸燃料撞向木星的時候,他的眼淚在空中漂浮。
兒子,就像爸爸以前說過的,爸爸會變成天上的星星,你只要倒數三聲,然后抬頭,就會看見爸爸了。
劉培強釋放了全部的休眠倉,從地球上沖天而起的火柱近在眼前時,引爆了。
“三,二,一。”
強光讓他閉上了眼。
最終劉培強兌現了他的承諾,與兒子在星空中相見,但終究這個會面現實而又傷感
兒子還未來得及抱抱父親,父親的記憶還停留在兒子4歲那年在海邊看星星的日子。
總之除了這8處戳中淚點的細節,在電影視覺上,人物設定上,以及故事上無疑是這次春節最強的黑馬電影!第一部中國科幻振興之作。
~~
《流浪地球》有哪些感動你的地方~留言告訴我~
喜歡這篇文章,為我點個贊喲~~